水粉风景画表现远山,在掌握整个色调的基础上,应先区分上下两端的色彩变化,同时也要顾及左右两极不同程度的色感, 使一切色彩紧紧扣住山的基本形体,并在大气中蜿蜒起伏。其轮廓应当保持良好的虚实节奏,切勿将剪纸式的描写方法,勉强纳入绘画性的水粉风景之中,因为那样是很难体现空气感的。
关于中景位置的山,显然比远景丰富、具体而纷繁,尤其是霜天季节,漫山遍野的红色、黄色、紫色、绿色……它们如同盛开着的鲜花,在阳光下、在微风中闪闪烁烁。像这样的题材最根本的办法还是从面的转折、从空间层次上去理解它们为宜。如若忽略了基本形体和主要结构,一味追求细部变化,势必容易导致画面的凌乱。
凡是动水均有动势,有时有漩涡,有时有浪花,有时有泡沫,有时也有迂回的流向。总之,一切因情而异,它们像活的一样弯来转去,缓缓急急而去。
由于水纹的上下波动,再加上土质的毛细现象,堤岸与水面接交的受潮处色彩必然比较深暗,而且呈有块状或银丝式的高光,虚虚实实地分界于水、土之间。
我们所以说它“虚虚实实”,那是因为堤岸临近水面的部位并非是一条一览无余的直线;而且塘边、河边、湖边常常长有杂草,使水与堤岸交接部位的轮廓既藏又露,非常生动。
可是有些画面,即使近景也从不画堤岸临近水面的深色和那明晃晃的高光,它们像水久盛在容器中一样单调、呆板、乏味。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唯一的办法是细心观察。严格说,画者观察事物的眼睛,比一般人高出数倍才管用!
静水在自然界,静得像玻璃一样的水面并不多见,除非是面积极小的洼地和水坑,一般都没有被微风吹皱的水波。
但是,相对而言,凡是比较平静的水面,往往映有环境的倒影。倒影的长度和宽度均近似原物,它那断断续续的轮廓几乎每段都呈弧状,并有逐渐延伸的透视变形,它们与水纹运动的轮廓结合得非常默契。可是,倒影展现的部位与我们所见实物的部位并不完全一致; 它能映现向水的一面,但不能映现迎天的一面,像桥的倒影便是如此。再说倒影的色彩, 基本上与实际景物相似——其明则明,其暗则暗。可是,它们又不完全一致,比如最深、最淡、最纯的色彩一般都不是在倒影中,而是在实物上。
足见倒影的层次比较简单,多数处于中间状态。由于水纹的一起一伏,水面折光的闪闪烁烁, 倒影总不免有些摇晃而零碎, 但它又有渐渐推远的感觉,当它到了临近的边缘,其形状如同扭曲了的椭圆,一而再地消失在碧波之中,然后又周而复始,前逝后现地重复着。
画倒影应根据形体特征画出水的平面感,与此同时, 并将倒影如鱼般地潜入水中。通常画倒影除概括地记录形象特征和色彩关系以外,还必须全面考虑与整个水面的种种联系。确切描写割裂倒影的波纹和折光也是十分重要的,否则倒影总是孤立地浮在水面而成为毫无意义的怪异。
画水面多数情况下离不开画波浪。波浪是水面运动的一种自然形式。若画比较宽阔的水面都少不了画波浪。波浪的前后左右、组织结构有一定的规律,它的基本形状——如果没有浪花——类似铺皱了的布褶。从波谷到波峰主要是弧状的曲面;它们与整个水面的色彩均取决于光源、天色、风力、风向和环境,同时也取决于水质本身的色相。所谓碧波荡漾,所谓“白浪滔天”、“卷起千堆雪”,它们不只是反映了两种不同的色彩感觉, 同样也反映了它们独有的形态和气势。如图5-5所示。
图5-5
依照常规的说法,画波浪应注意三点:
1. 全面理解水的纹理结构;
2. 使波浪的形体和色彩符合透视变化规律,符合整体情绪和色调的要求;
3. 应保持整个水面的平面感与空间感。
只有建立在深刻认识基础上的用笔、用色和技法,才有客观依据,才能避免建造“空中楼阁”之弊。
有人说“水天一色”。那是一种概括而富有意趣的文学语言,若用于绘画,可理解为色调。其实,水天不只是一色,而是两色、三色,以至更多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