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装配与调整 孙雷
汽车制造装配是一个具有历史积淀的行业。长期以来,我国汽车制造装配业总体技术水平偏低,从业人员总体素质不高,生产的汽车产品质量不稳定,使得我国汽车工业的国际竞争力一直处于弱势地位。虽然我国是汽车生产大国,但并没有成为汽车强国。近几年,我国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产业呈快速化、多样化、柔性化发展,对汽车制造装配技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为适应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国内高等职业院校纷纷开设了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相关专业,培养汽车制造、装配与调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发动机作为汽车的“心脏”,是汽车最主要的动力总成。根据汽车类专业岗位群工作任务和专业能力分析,“汽车发动机装配与检测”属于高职汽车类专业“通识”知识技能平台课程,也是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核心课程。掌握发动机相关专业理论及拆装、检测诊断等基本技能,可以为后续专业理论的学习及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由于目前尚未出版一套完整的合适的教材供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使用。
以汽车发动机生产企业作业流程为依据,结合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设计教学内容,共分为八个项目。项目1主要介绍发动机总体结构、工作原理及型号编制规则等内容,使学生对发动机的基本知识有一个感性认识。项目2~项目4以桑塔纳2000 AJR(或AFE)型发动机为载体,主要介绍发动机机械部分的拆装与调整,重点培养学生对发动机拆装、检查及调整的专业基本技能。其中,项目2主要介绍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的拆装与调整,简单描述曲柄连杆机构的组成、原理、主要零部件结构及功用;项目3主要介绍配气机构拆装、配气正时及气门间隙的检查与调整等,同时简单描述发动机配气机构的组成及原理、主要零部件结构及功用;项目4主要介绍润滑系统和冷却系统的零部件拆装及调整,简单描述发动机润滑系统和冷却系统的组成及原理、主要零部件结构及功用。项目5~项目8主要介绍发动机性能检测与综合故障诊断等内容,使学生掌握解码器、万用表等仪器的使用,培养学生对发动机检测诊断的综合能力。其中,项目5主要介绍汽油机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的装配与检测,简单描述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结构及原理,并对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统等内容做简单介绍;项目6简单介绍发动机油液使用、加注及更换方法;项目7介绍发动机气缸压力、点火正时、运行质量及异响等项目的检测方法和步骤;项目8主要介绍了发动机起动困难和加速不良等典型故障的检测方法及诊断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