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电路的组成及基本物理量 1.1.1 电路的组成及其作用 电路的基本作用分两大类: (1)实现能量的转换、传输和分配。 (2)传递与处理信号。 由理想元件构成的电路叫做实际电路的电路模型,也叫做实际电路的电路原理图,简称为电路图。 1.1.2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 1. 电流 导电体中电荷的定向移动而形成电流的。习惯上,规定正电荷作定向运动的方向为电流的实际方向,大小和方向均不随时间变化的电流叫恒定电流,简称直流(Direct Current),记为DC或dc。 电流的强弱用电流强度来表示,对于恒定直流,电流强度I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截面的电量Q来表示,
国际单位制中,电流的单位是A(安[培])。 所谓电流的参考方向,是指任意假定的电流方向,在电路图中用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如图所示,图中实线箭头表示电流的参考方向,虚线箭头表示实际方向。 2. 电压 电场力把单位正电荷从电场中点A移到点B所做的功WAB,称为A、B两点间的电压,用UAB表示,即 国际单位制中,电压的单位为V(伏[特])。 电压的实际方向规定为从高电位点指向低电位点,即由正极指向负极,因此,在电压的方向上电位是逐渐降低的。 电压总是相对两点之间的电位而言的,所以用双下标表示,一个下标(如A)代表起点,一个下标(如B)代表终点。电压的方向则由起点指向终点,有时用箭头在图上标明。如UAB为电压的实际方向,当标定的参考方向与电压的实际方向相同时(图1.4(a)),电压为正值;当标定的参考方向与实际电压方向相反时(图1.4(b)),电压为负值。
3. 电位 电路中某点的电位,就是从该点出发,沿任选的一条路径到参考点所经过的全部电位降的代数和。计算电位的方法和步骤如下: (1) 选择一个零电位点,即参考点。 (2) 标出电源和负载的极性:按E的方向是由负极指向正极的原则,标出电源的正负极性,设电流方向,将电流流入端标为正极,流出端为负极。 (3) 求点A的电位时,选定一条从点A到零电位点的路径,从点A出发沿此路径到零电位点,不论一路经过的是电源还是负载,只要是从正极到负极,就取该电位降为正,反之就取负值,然后,求代数和。 4. 电动势 外力克服电场力把单位正电荷由低电位B端移到高电位A端,所做的功称为电动势,用E表示。电动势的单位也是V。电动势的方向规定为从低电位指向高电位,即由负极指向正极。 5. 电功率 在直流电路中,根据电压的定义可知,电场力所做的功是W= QU。把单位时间内电场力所做的功称为电功率,则有
功率的单位是W (瓦[特])。 当任意一个二端电路元件的电压和电流取一致的参考方向时,其所吸收(即外界输入)的功率为 P>0 ;如果该电路元件的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不一致,则其所吸收的功率为P<0。如果计算出的功率值为正,表明该元件吸收能量(吸收功率),为负则表明它向外界提供能量(提供功率)。
|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电路的组成和电路中的基本物理量,重点掌握电路中各物理量的含义、表示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