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听觉障碍儿童讲课视频
课 题 |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听觉障碍知识 | 课 次 | 3 | ||
上课地点 | 和润楼 | 学 时 | 2 | ||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 | 能力目标 | 素质目标 | ||
掌握听力语言康复的内涵 了解导致听觉障碍的常见原因 了解听力障碍鉴别分类与等级 掌握听力障碍儿童心理和行为特征
| 掌握听力语言康复的内涵 了解导致听觉障碍的常见原因 了解听力障碍鉴别分类与等级 掌握听力障碍儿童心理和行为特征
| 掌握听力语言康复的内涵 了解导致听觉障碍的常见原因 了解听力障碍鉴别分类与等级 掌握听力障碍儿童心理和行为特征。 | |||
重点难点 及解决办法 | 教学重点:掌握听力障碍儿童心理和行为特征 教学难点:掌握听力障碍儿童心理和行为特征
| ||||
教学过程 与时间分配 | 主要教学内容 | 教学方法 与手段 | |||
课前学习 | 查找听觉障碍儿童的主要特征 | 提问法 | |||
情境导入 min | 案例本节内容。
| 讨论法
| |||
任务实施 min | 一、听力语言康复的内涵 美国《残疾人教育法》使用的分类标签是:听觉障碍是指由于听力损失对教育效果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儿童符合接受特殊教育的资格。 我国台湾地区《身心障碍及资赋优异学生鉴别原则与鉴别基准》(2002)中对听觉障碍定义为:听觉障碍,是指由于先天或后天原因,导致听觉器官的构造缺损,或是功能发生部分或全部的障碍,导致对声音的听取或辨识有困难者。 2006年第2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提出的定义为:听力残疾,是指人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耳不同程度的永久性听力障碍,听不到或听不清周围环境声及言语声,以至影响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 听力语言康复:即聋儿康复,是指采取医学、教育、社会、工程等康复手段,充分发挥助听、学语设备的作用,开展科学的康复训练,以减轻听力障碍给聋儿造成的听觉、言语障碍及其他不良影响,并使聋儿能听会说,与人进行正常的语言交往,达到回归主流社会的目的。 二、导致听觉障碍的常见原因 1. 遗传因素 染色体显性:由一位携带听力损失显性基因并由听力损失的父母通过基因传给孩子的。在这种情况下,儿童有至少50%致聋的可能性。如果父母双方都是显性染色体的携带者或家庭的祖父母有听力损失,都可能导致儿童遗传性耳聋。 染色体隐性: 有80%~90%的遗传性耳聋是由携带隐性基因的健听父母导致的。在这种情况下,儿童有25%的可能性致聋。 X染色体: 母亲在性染色体中携带隐性听力损失的特性,并通过基因传给男孩而不是女孩。这种听力损失很少见,只占遗传性听力损失的1%~2%。 2. 耳毒性药物 耳毒性药物是指有可能对内耳结构造成损伤的药物,这种损伤将会导致临时或永久性的听力损伤,也会对已存的感音性听觉缺失造成更大伤害。 常见的耳毒性药物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小诺霉素、新霉素、林可霉素、多黏菌素、双氢链霉素等,其他药物如利尿剂、乌头碱、水杨酸等。 3. 噪声 长期遭受85~90dB以上噪声刺激会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不良的影响,尤其是对听觉器官造成损害,噪声对内耳黏膜和毛细胞有很大的损伤,可导致神经性耳聋。 主要表现为耳鸣、耳聋。亦可出现头痛、失眠、易烦躁和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经常暴露在高于110dB的环境中超过1分钟,也可能造成永久性听力损失。 4. 感染与疾病 各种急性传染病、细菌性或病毒性感染等疾病均有可能损伤内耳而引起不同程度的感音神经性聋。如中耳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风疹、猩红热、流行性腮腺炎、感冒、耳带状疱疹、伤寒、梅尼埃症等。 5. 外伤 外伤使鼓膜穿孔可造成传导性耳聋;颅脑外伤、颞骨骨折损伤内耳结构使内耳受损,从而影响到听力水平;爆震或气压突然变化可引起神经性耳聋,这种听力损失有时伴耳鸣、眩晕,通过适当的医疗和其他辅助手段,部分患者的听力水平可以恢复。 6. 其他因素 老年性聋:多因老年血管硬化、骨质增生,使螺旋器毛细胞和螺旋神经节供血不足,发生退行病变,或中枢神经系统衰退,导致听力减退。 突发性聋: 是一种突然发生而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聋。耳聋可在瞬间显现,也可在数小时、数天内迅速达到高峰,多为单侧,亦有双耳患病,伴耳鸣,有的可伴眩晕。 三、听觉障碍鉴别分类与等级 1. 按病变部位分类:传导性耳聋、感音神经性、混合性耳聋。 2. 按听力损失程度分类:轻度聋、中度聋、重度聋、极重度聋。 3. 按致聋时间分类 先天性耳聋 是指致病因素发生在母孕期,婴儿一降生即出现耳聋。 后天性耳聋 是指婴儿降生后,由于各种致病因素导致的耳聋。 4. 按照语言形成的时间分类:语前聋、语后聋。 5. 按病因分类:遗传性耳聋、感染性耳聋、药毒性耳聋、外伤性耳聋。 四、听力障碍的分级 听力残疾一级: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极重度损伤,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大于91dBHL,不能依靠听觉进行言语交流,在理解、交流等活动上极重度受限,在参与社会生活方面存在极严重障碍。 听力残疾二级: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重度损伤,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在81~90dBHL之间,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动上重度受限,在参与社会生活方面存在严重障碍。 听力残疾三级: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中重度损伤,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61~80dBHL之间,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动上中度受限,在参与社会生活方面存在中度障碍。 听力残疾四级: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中度损伤,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在41~60dBHL之间,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动上轻度受限,在参与社会生活方面存在轻度障碍。 五、听力障碍儿童心理和行为特征 在特殊教育机构接受特殊教育听力障碍儿童的行为特征或学习成绩的平均水平,不能代表所有听力损失儿童的特征或成就。 影响听力障碍儿童心理和行为特征的因素很多,如听力损失的程度类型和年龄、佩戴助听器的年龄、听力补偿情况、是否伴有其他障碍等,这些因素都会对幼儿的认知发展、社会交往、语言发展、学业成就、社会情感功能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总结、概括听力障碍人士心理和行为特征时我们要采取谨慎的态度。 (一) 感知觉方面 由于听力损失,听觉障碍儿童主要依靠视觉、触觉、味觉、嗅觉等途径感知外界事物,而听觉不起或仅起很小的作用。 由于听力损失,使听力障碍儿童在感知事物的过程中缺乏语言活动的参与,使其不能与语言的学习和运用同步进行,造成了第一信号系统与第二信号系统出现脱节,因此,听力损失限制了他们感知觉活动范围的深度和广度。 (二) 语言方面 听障儿童的语言发展受到以下不同因素的影响: 出现听力损失的年龄; 听力损失程度; 听力补偿效果; 听障儿童所处的环境; 接触语言的年龄及接受语言训练的持续性。 此外,听障儿童语言发展的规律与健听儿童是一致的。 (三) 学业成就方面 听力障碍儿童学业成就的发展水平应该与健听儿童保持一致,但事实上许多听力障碍儿童在学业上存在巨大困难,特别是在阅读、写作和数学领域。 (四) 社会交往方面 实证研究表明,听力障碍儿童较健听儿童而言,存在性格孤僻、情绪暴躁、幸福感较低、社会交往能力较差等方面的问题。 在社会交往中,听力损失使他们很难感受到对方的情绪变化、语气等,从而使其错过了很多相关的重要信息。特别是听力障碍导致的语言障碍,使他们在与其他儿童的社会化交往中,感到不被理解和认同的现象尤为明显。 对有攻击和破坏性行为听力障碍儿童的调查研究表明:他们的情绪行为表现与语言水平呈正比。
| 提问法 讨论法 | |||
总结 min | 本节内容多,理论性强,认真学习。 | ||||
课后作业 | 整理笔记,完成学校在线教学平台上的作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