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第一单元

发布时间:2020-02-09 15:38   发布人:厉向君   浏览次数:414

第一单元  老鸦

 

原文

老鸦

我大清早起,站在人家屋角上哑哑的啼。

人家讨嫌我,说我不吉利;

我不能呢呢喃喃讨人家的欢喜!

天寒风紧,无枝可栖。

我整日里飞去飞回,整日里又寒又饥。

我不能带着鞘儿,翁翁央央的替人家飞;

不能叫人家系在竹竿头,赚一把小米!

 

作者简介

    胡适(1891—1962),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笔名胡适,字适之。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 徽州绩溪人,以倡导“白话文”、领导新文化运动闻名于世。

    胡适幼年就读于家乡私塾,19岁考取庚子赔款官费生,留学美国,师从哲学家约翰·杜威,1917年夏回国,受聘为北京大学教授。1918年加入《新青年》编辑部,大力提倡白话文,宣扬个性解放、思想自由,与陈独秀同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他的文章从创作理论的角度阐述新旧文学的区别,提倡新文学创作,翻译法国都德、莫泊桑、挪威易卜生的部分作品,又率先从事白话文学的创作。他于1917年发表的白话诗是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批新诗。胡适信奉实验主义哲学。   “五四运动”后,同李大钊、陈独秀等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分道扬镳,由“问题与主义之争”开其端,倡导改良,从此改变了他“20年不谈政治;20年不干政治”的态度。他于1920年代办《努力周报》,1930年代办《独立评论》,1940年代办“独立时论社”。19381942年出任国民政府驻美大使。193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19461948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49年去美国。1952年返台湾任中央研究院院长。1962年在台北病逝。

    胡适一生的学术活动主要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红学几个方面,主要著作有《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尝试集》、《白话文学史》(上)和《胡适文存》(四集)等。他在学术上影响最大的是提倡“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的治学方法。

 

诗歌赏析

胡适的这首《老鸦》发表于19171211日,是最早的白话诗之一。

19171月《新青年》杂志发表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2月发表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胡适、陈独秀揭起了中国文学革命的大旗,倡导白话文学。积极响应的有钱玄同、刘半农、李大钊、鲁迅、周作人等。因此,1917年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发生期的一年。

白话文学包括白话小说、诗歌、散文和戏剧等,但最难的是诗歌。早在1916年胡适就写出了《尝试篇》“‘尝试成功自古无!’放翁这话未必是。我今为下一转语:自古成功在尝试!”19172月《新青年》上发表了胡适的白话诗八首。1918年《新青年》第4卷第1号刊出了胡适《鸽子》、沈尹默《月夜》、刘半农《相隔一层纸》等9首白话新诗。这是白话新诗经过初期的试验后以全新的姿态第一次的展示。此后,陈独秀、李大钊、鲁迅、周作人也陆续发表新诗。发表新诗的还有:刘半农、刘大白、康白情、俞平伯、郭沫若、田汉、宗白华等。

胡适提出写作新诗,“不但打破五言七言的诗体,并且推翻词调曲谱的种种束缚;不拘格律,不拘平仄,不拘长短;有什么题目,做什么诗;诗该怎么做,就怎么做。” 胡适说:“我们做白话诗的宗旨,在于提倡诗体的解放。有什么材料,做什么诗;有什么话,说什么话;把从前一切束缚诗的自由枷锁镣铐,统统推翻:这便是诗体的解放。”这便是他的“诗体大解放”的主张。

19203月,胡适出版了《尝试集》,这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本白话诗集。《尝试集》主要是表现了个性解放、人道主义和民主自由的诗,具有反封建的时代色彩和积极意义。《尝试集》19209月再版,192210月第四版作有较大增删,增《四版自序》和《四烈士塚上的没字碑歌》等诗15首。此诗集后仍不断再版,到19358月已出至第15版。再版的序文中胡适认真总结作诗的经历,把《老鸦》这首诗列为“纯粹白话诗”的首选之作,这表明了作者对这首诗的钟爱。作者认为这首诗体现了他一贯倡导的创作白话诗的几个原则:一是语言自然和谐;二是用白话的文字、白话的方式。我们觉得这首诗的确有一种“明白晓畅”的谈话之风。

首先,选材的新颖。在我国民间,一般以为乌鸦是不祥之物,乌鸦的叫声更是凶兆。作者“反其道而行之”。却把礼赞之情奉给了“老鸦”。

当新文化运动受到封建旧势力的激烈反抗后,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面临着三条道路的抉择:或是继续斗争,或是偃旗息鼓,或是投向反动阵营。胡适当时在反对封建主义旧思想旧文化传统上是立场坚定、态度坚决的。《老鸦》这首写于19171211日,作者以老鸦自比,正是明确地宣布了自己的抉择:尽管“人家讨嫌我,说我不吉利”,但是“我不能呢呢喃喃讨人家的欢喜”!尽管“天寒风紧,无枝可栖”,然而“我不能带着鞘儿,翁翁央央的替人家飞;/也不能叫人家系在竹竿头,赚一把黄小米!”很显然,通过这样的诗句,作者进而表达了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老鸦》所呼喊出来的心声,不只有胡适个人的, 同样代表着他的朋友们。胡适敢于做一个弄潮儿,不怕人们的反对和嘲讽。即便暂时没有支持的也不要紧,没有人理解也不要紧,因为他坚信真理有时候就是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

其次,手法的别致。作者站在“老鸡”的角度,“反省”的是“自己”被人讨厌的原因。“我大清早起,站在人家屋角上哑哑的啼。”这是“老鸦”对自我行为的告白,而乌鸡的叫声又是人们最讨厌的。惟恐躲之不及。作者从这个角度直接切入,显然是有深意的。作者用了拟人的手法,表面上写的是乌鸦,实际上写的是人。人间势利的人多,“人家讨厌我,说我不吉利。我不能呢呢喃喃讨人家的欢喜。”我被人“讨厌”,那是因为我不势利,我不去人云亦云,我要独立思考,我有自己的看法和主张。人家“讨厌我”、“说我不吉利”的最根本原因是“我不能呢呢喃喃讨人家的欢喜!”诗歌的揭示可谓入木三分!这句诗既暗示了势利社会中的有些人以巴结求生存,以逢迎拍马为能事的文明堕落,同时又以此反衬出老鸦以本来面目傲视社会,蔑视世俗的品格。梁实秋说过“人脸不如驴脸”的观点,在《老鸦》身上得到了体现。人,有时就是人生舞台上的一个演员,随时变化角色,对上级满脸是笑,对下级满脸冷冰冰,可是驴脸对谁都一样,能做到吗?显然能做到的是很少的人。胡适在《易卜生主义》里借《国民公敌》主人公斯铎曼一生的宣言:“世上最强有力的人就是那个最孤立的人!”以表达了自己的心声。也就是说,乌鸦就是胡适,胡适就是乌鸦。

再次,鲜明的对比。《老鸦》在抒情过程中用了对比的手法。如有气节和无气节的对比,光明磊落与苟苟营营的对比,势利小人与清高君子的对比,清白者与单污者两种遭遇的对比,感昧与文明的对比,等等。在多重交错的人格和现实遭遇的对比中,突出了主题,深化了意蕴,使一首普通的咏物诗,产生一系列启人心智的哲理意境。同时,显示了作者作为一个现代知识分子的文明拥有的深度和对世风不淳的深沉忧患。

总之,《老鸦》中的老鸦,是一个悲剧式的英雄,在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社会上独自喊叫,不去也不会逢迎拍马,坚信自己的目标,坚信自己走的道路,即使目前困难重重,胜利一定会到来。通过对乌鸦的境遇不爽但志向不改的描写,来表现五四时代知识分子不偏不倚、不同流俗的一种高尚的人格精神。“天寒风紧,无技可栖。/ 我整日里飞去飞回,整日里又寒又饥。”老鸦在生存的严峻考验面前没有被困难吓倒,“我不能替人家带着鞘儿翁翁央央的飞;/ 不能叫人家系在竹竿头,赚一撮黄小米!”对世俗社会中势利者予以强烈的抨击。作者的是非观念和情感的褒贬倾向,是非常鲜明的。此诗足以引起读者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