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第1课时

发布时间:2020-03-10 16:16   发布人:李运昌   浏览次数:170

第七讲  隋唐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

隋唐—高峰期:经济繁荣、文化昌达

时间:公元581- 618-907年,共327

【概述】:典章制度方面多有建树,如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均田制、两税法等,对后世影响深远。文学以唐诗成就最大。韩愈、柳宗元倡导的古文运动,对后世影响甚大 。颜真卿的书法,阎立本、吴道子的绘画,《霓裳羽衣舞》等音乐舞蹈,以及众多的石窟艺术,均流传后世。

隋唐对外采取较为开放的政策,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对域外文化既不盲目排斥,也不漫无选择的一律吸收,与七十余个国家保持交往,长安成为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心,使节、商贾、学生、僧侣、官员、王孙、艺人汇聚于此。科学技术方面,印刷术和火药两项均出现于这一时期。

唐代中国是世界文化的重心,是世界历史演进的总动脉!融合域外文化的唐文化成为世界性文化,深为当时世界各国人民所向往。

唐代(公元618-907)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 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许多诗篇在国外亦广为流传。如静夜思、长恨歌、琵琶行
苏东坡在《书吴道子画后》一文中说:“诗至于杜子美(杜甫),文之于韩退之(韩愈),书至于颜鲁公(颜真卿),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能事毕矣!”             唐三绝--诗(画)剑书

隋唐時期都市概况

隋唐時期城市的分布

 1. 國際性大都市:大食(阿拉伯)商人最活跃

   A.廣州-設有「市舶司」管理外貿事務和蕃坊

   B.揚州-与廣州同為海上絲路起點

2. 中唐後:「揚一益二」成唐代國家命脈

   A.商業繁榮,戶口众多       B.財賦上繳中央

蕃坊是唐朝、宋朝專門為到中國經商居住的外國人設置的區域。

泉州聖友寺、廣州懷聖寺都是往日蕃坊的清真寺

揚一益二

隋唐時期,成都经济发达,文化繁榮,佛教盛行。成都成為全國四大名城(長安、揚州、成都、敦煌)之第三位,农业、丝绸业、手工业、商业发达,造紙、印刷術發展很快,經濟地位有所謂“揚一益二”(揚州第一,成都第二)。“蜀绣” 為全國三大名绣之一,“蜀錦”(四大名锦)被視為上貢珍品,產量全國第一。成都是中國雕板印刷術的發源地之一,唐代後期,大部分印刷品出自成都。成都除了有全國重要的菜市、蚕市外,還有“草市”,即分佈在鄰近地區的乡镇集市。  

蜀绣、湘绣、苏绣   云锦、 织锦、宋锦、蜀锦

多元文化交匯的長安

 1. 地理位置:关中平原

   A.東临黃河,阻山帶水-進可攻、退可守

   B.歷史上十個政权定都之地

 2. 隋唐時期長安城

    A.格局整齊-棋盤式設計、市坊分離  设东西市

    B.為國際性大都市

 中国七大古都之首  世界四大古都之一

人情浓郁的古都洛陽

 1. 地理位置優越

    A.位「天下之中」-河运便利

    B.山川形勢-可鎮壓東方,又可牽制南方

 2. 有「九朝古都」之稱

       A.歷代建都於長安,多以洛陽為東都

       B.文化深厚-園林密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