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第1课时

发布时间:2020-03-10 16:12   发布人:李运昌   浏览次数:160

第四讲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上)

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民族大融合、文化大交流的时代。这一时期,中外文化交流较之秦汉时期有了更大程度的发展。表现在下列三个方面:一是交流的国家和地区进一步扩大;二是交流的渠道和途径在逐渐增加;三是交流的项目和内容更为丰富多彩。

概述

时间:公元220- 589年,共370.

【魏晋南北朝】:“魏”指的是三国里的曹魏,“晋”主要指的是司马氏所建上的西晋与东晋(此时北方是“五胡十六国”时代),“南北朝”则指当时南北对峙的几个朝代,南方包括宋、齐、梁、陈四朝,北方则有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及最后统一全国的隋朝。

【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

★从黄河到长江,经济重心逐步南移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分裂时期。但文化的发展有一定的独立性和稳定性,它与政权的盛衰并不保持均衡状态。这四百年间与外国的文化交流远较秦汉时期发达。

1、交流的国家和地区进一步扩大;

2、交流的渠道和途径在逐渐增加;

3、交流的项目和内容更为丰富多彩。

其突出表现则是玄学的兴起、佛教的输入、道教的兴起及波斯、希腊文化的搀入。

◎佛教在中国南北广泛传播,成为中国与许多外国文化交流的纽带:

1、洛阳成为北朝佛教传播和中外商贸中心,设有四夷馆并出现了胡商居住区。

百国千城莫不款附 乐中国土因而宅焉,不可胜数

2、建康成为南朝佛教中心,梁武帝时更是盛极一时,佛寺达500余所,僧尼10万余人。

一县千数,猥成屯落    天下户口,几亡其半

3、鸠摩罗什、真谛(499569)等僧人来华并译出许多重要经典;道安(312385) 编译佛教经典,提出初步的译经理论。

◎随着佛教的传播,渊源于印度以至犍陀罗的开凿石窟、建筑寺庙、绘制壁画、雕塑佛像及为佛教服务的乐舞、文学等佛教艺术,自西而东传入,在新疆、甘肃、山西、河南等地逐渐与中国传统艺术相溶合,在北朝土地大放异彩,成为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

◎佛教从中国向东传入、百济,由高句丽传入新罗,又经由百济传入日本。在朝鲜、日本流行千余年的佛教,许多方面都有中国烙印。

◎日本、朝鲜、越南长期使用汉文作为记录工具,而日本这时开始用汉字表达日语的声音,以后发展成沿用至今的两套假名。

◎各个政权需要巩固与发展,海上及陆路交通条件也有改善,孙吴致力于海外交通,遣使到(今柬埔寨)。扶南僧人不断携带佛经佛像来到南朝。

◎北朝经陆路与经济文化繁荣的波斯相联系,波斯人东来经商,其信仰的伊斯兰教,也传入中国。

◎朱应、康泰和法显留下了中国人关于海外国家的最早记录。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民族大融合,文化大交流的时代。

一.佛教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封建统治者的提倡和利用,也由于各阶层人民在痛苦中追求虚幻的幸福和解脱,佛教在中国得以进一步传播,其文化得以进一步发展,僧众东西往来频繁。

条件:造神失败,正统衰微,思想解放运动开拓,非儒之风和玄学兴起。

▲般若学,三国成为独立学科,为佛教显学。

▲重视戒律的译介、在玄学基础上发展

▲康僧会(自南而北)建初寺-江南有寺之始

▲东晋诸帝无不信佛,有寺1768,僧24000

▲南北朝全面高涨:南增三倍、北达200

▲鸠摩罗什(344-413),四大译师之一。

贡献最大:74部,384卷,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传播中的对抗:

1、与本土儒道及知识阶层:天师道、神灭论

2、与统治者:

1)北魏太武帝拓跋焘:440年限佛、446年毁佛

2)北周武帝宇文邕:为时极短、打击酷烈

     只毁像破塔烧经,令僧尼还俗,不杀僧人,共还俗僧人300万人,退寺院4万座。

▲三武一宗:唐武宗、周世宗

二.佛教石窟艺术的传入和光大

中国最早的佛教石窟为始凿于公元3世纪的新疆龟兹石窟,龟兹以东受其影响,在焉耆、吐鲁番一带凿窟造像,并渐次入关。5世纪中,敦煌以东广大地区开凿石窟,分布广,数量多。直至8世纪,形成中国石窟雕凿的盛期。16世纪以后开凿的数量就较少了,尾声延续至18-19世纪。

★中国佛教石窟是世界上保存最多、分布最广、延续最长的佛教艺术遗存。

分布:现存石窟主要分布在新疆地区(古龟兹、古焉耆、古高昌)、中原地区(河西、甘肃宁夏、山西河南)和南方地区(长江下游、四川、云南)。

代表:从规模或艺术成就而论,敦煌莫高窟、云岗石窟、龙门石窟和麦积山石窟(四川大足石刻-晚期南方代表)堪称中国四大石窟。

模式:龟兹模式、凉州模式和平城模式
新疆千佛洞之一:克孜尔千佛洞——中国第二敦煌

敦煌莫高窟是莫高窟、千佛洞的总称,位于甘肃省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开凿在鸣沙山东麓断崖上。始建于前秦符坚建元二年(公元366)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武周山北崖,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000米,现存主要洞窟53个,大小造像五万一千多个,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云岗石窟创建于公元450年,最大的是第6窟。

云岗石窟大部分是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前的作品。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城南12公里处的伊水两岸的山崖间。开凿于北魏太和年间(477499),直至北宋。  龙门二十品

麦积山石窟位于甘肃省天水市东南,因该山形似麦堆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