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
许杉杉

1
2
3
4
5
6
7
8

武术概论

发布时间:2021-07-06 00:49   发布人:许杉杉   浏览次数:2699

武术概论

武术理论课教案1

授课题目

武术概论

课型

理论

教学周数

学时

2

上课地点

太极馆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让学生了解武术运动的产生和发展、分类及作用。

二、能力目标

1、初步了解武术运动的发展。

2、掌握武术套路的分类。

三、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3、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学情分析

武术是我国传统体育运动项目,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学生对追求强健的体魄、敏捷的反应能力、自我保护能力有着高度的重视,通过本门课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达到预期的效果,还可以提高素质,健体防身、丰富自己的业余爱好。

教学重点

与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武术发展的历史背景意义,以及武术各流派的特点。

教学难点:积极思考武术的现代意义。

教学方法

与手段

1、讲解法,精讲多练,抓重点难点;

2、提问法,在练习过程中提问可增强学生的对动作的记忆;

3、示范法,动作规范;

4、翻转教学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课前预习与完成作业达到师生间角色互换,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积极性。

5、多媒体展播

作业

可观看相关武术的视频,对武术有基本的认识。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对武术进行深入了解,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培养。

 

什么是武术

武术是以技击为内容,通过套路、搏斗等运动形式,来增强体质,培养意志的民族传统体育。

武术的产生和发展

武术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它的发生和发展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历程,作为一种文化形态的武术,诚然不可能一直追溯到原始人群的远古时代,但也不能截然地割断历史,界定在某一个时期突然出现了武术。应该说,原始社会的经济生活、生产劳动及部落战争,奠定了武术的物质基础。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极为低下的条件下,人们为了生存的需要,就必须依靠群体力量同自然界搏斗。在狩猎的生产活动中,人们不仅靠拳打、脚踢、躲闪等徒手动作与野兽搏斗,还拿起石头、木棒与野兽抗争,逐渐积累了劈、砍、刺的技能经过不断的总结与创新,最终形成了武术的雏形

到夏、商、周的时候武术就多于战事相结合了,至西周以后逐渐规范化,国家的产生、军队的只能是武术产生的标志。春秋战国时期,武术的到了初步的发展,这个时候剑术风行,而且出现了“士”即侠士,使文武分流。秦汉时期盛行角抵、手博、击剑等,也出现了套路,而兴起 “宴乐兴舞”的习俗,著名的“鸿门宴”就是一个典故。由此武术开始走向了表演,在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到了大的发展,出现了“武谱”它是武术走向成熟的显著标志。入唐以来朝野开始施行武举制,这对武术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宋元时期,民间结社习武活动蓬勃兴起,出现了浪迹江湖,以习武卖艺为生的“路歧人”。明清时代是武术大发展时期,各种流派林立,拳种分呈。什么六步拳、猴拳、少林拳、内家拳、长拳、张家棍,杨家枪等等都多出于这个时期。近代武术更是向着表演、健身等方面发展,成为体育教育的内容之一。武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历程的发展,武术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和人民体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不断地壮大发展。

武术的分类

武术的内容丰富多彩,按其运动形式可分为两大类:套路运动、搏斗运动。

这里我们主要介绍武术套路运动。

一、套路运动

  套路运动是中国武术一个特有的表现形式:以攻守进退、动静结合、刚柔虚实等运动的变化规律形成练习形式。不少动作在技术规格、运动幅度等方面与技击的原形动作有所变化,但是动作方法仍然保留了技击的特性。即使因连结贯串及演练技巧上的需要,穿插了具有攻防技击意义的动作,然而就整套技术而言,主要的动作仍然是以弹、踢、打、摔、拿、击、刺诸法为主,是套路的技术核心。它的攻防技击特性是通过一招一式来表现的,汇集百家。它的技击方法是极其丰富的,按主要内容包括拳术、器械、对练、集体表演。

(一)拳术这是徒手练习的套路运动。它的种类很多,主要有长拳、太极拳、南拳、形意拳、八卦拳、通背拳、象形拳等。

1.长拳它以拳、掌、勾为其主要手型和弓步、马步、仆步、虚步、歇步为其基本步型,并有蹿蹦跳跃、闪展腾挪、起伏转折和跌仆滚翻等动作和技术组成的姿势舒展,动作灵活,快速有力,节奏鲜明的拳术。它是在总结传统的查拳、华拳等拳术技术的基础上形成的,主要有各种适应普及的初级、中级套路,以及适应竞赛的规定套路和自选套路。

image.png 

长拳特点:姿势舒展,动作灵活,快速有力,节奏鲜明的拳术。

2.太极拳这是一种柔和、缓慢、轻灵的拳术。它以 朋、挤、按、采、列、肘、靠、进、退、顾、盼、定为基本十三势。动作轻柔圆活,处处带有弧形,运动绵绵不断,势势相承。传统的太级拳有陈式、杨式、吴式、孙武和武式等较有影响的流派。各式术极拳也还有大架、小架、开合、刚柔相兼等各自不同的特点。国家体委推陈出新,先后整理推广了24式简化太极拳,42式太极拳竞赛套路等拳式。

image.png 

太极拳特点:动作轻柔圆活,处处带有弧形,运动绵绵不断,势势相承。

3.南拳这是一种流行于我国南方各省节短势烈的拳术。南拳拳种和流派颇多,各自又有不同的特点。其动作朴实刚劲,步法稳固,拳势激烈,以发声吐气助长发力。

image.png 

南拳特点:动作朴实刚劲,步法稳固,拳势激烈,以发声吐气助长发力。

4.形意拳这是以三体式为基本姿势,以劈、崩、钻、炮、横五拳为基本拳法,并吸取了龙虎、猴、马、鸡、鹞、燕、蛇、鹰、熊等十二种动物的动作与形态而组成的拳术。其动作整齐简练,发力沉着,朴实明快。

image.png 

 

5.八卦拳这是一种以摆扣步走转为主,包括推、托、带、领、穿、搬、截、拦等掌法变换内容的拳术。它的特点是沿圈走转,势势相连,身灵步活,随走随变。

image.png 

6.通背拳这是以摔、拍、穿、劈、钻五种手法为主要内容,通过圈揽勾劫,削摩拨扇等八法的运用,而生化出许多动作的拳术。它的动作大开大合、放长击远,发力起自腰背,甩膀抖腕,讲求冷弹脆快。

image.png 

7.象形拳这是模拟各种动物的特长和形态,以及表现某些古代人物的搏斗形象和生活形象的拳术。如鹰爪拳、螳螂拳、猴拳、蛇拳、鸭形拳,以及八仙醉酒、鲁智深醉跌、武松脱铐等,都属于象形拳。象形拳分象形、取意两种。前者是以模仿动物和人物的形态为主,缺少或很少有技击的动作;后者则以取意动物的搏击特长为主,以动物的搏击特长来充实技击动作的内容。

image.png image.png

(二)器械器械的种类很多,分为长器械、短器械、双器械、软器械。刀、枪、剑、棍也是重点竞赛项目。

1.刀术短器械的一种。它由刃、背、尖、护手盘和刀柄等而构成。刀的长度是以直臂垂肘抱刀的姿势为准,刀尖不得低于本人的耳上端。运动方法以缠头裹脑和臂、砍、斩、撩、扎、挂、戳、刺等基本刀法,并配合各种步型、步法、跳跃等动作构成套路练习。它的特点是勇猛快速,刚劲有力。

  image.png  image.png

2.剑术短器械的一种。它是由剑刃、背、锋、护手、柄等部分组成。长度以直臂垂肘反手持剑的姿势为准,剑尖不低于本人的耳上端。以刺、点、撩、截、格、洗等剑法,配合步型、步法等而构成套路。它的特点是刚柔相济,吞吐自如,轻快潇洒,矫健优美。

 image.png  image.png

3.枪术长器械的一种。由枪头、枪缨和枪杆所组成,多用白蜡杆作枪杆。枪法以拦、拿、扎为主,还有崩、点、穿、挑、云、臂等。练习枪术要求持抢要稳活,扎抢要平正迅速,力达枪尖。拦拿缠绕圆转,劲力适当,方法正确,身法灵活多变,步法轻灵稳健。

   image.png  image.png

4.棍术长器械的一种。棍的最低长度等同本人身高。它以臂、扫、戳、挑、撩、拨等棍法为主,并配合步型、步法身法等构成套路。练棍要求手臂圆熟,身棍合一,体现出勇猛、快速有力,棍打一大片的特点。

      image.png  image.png

(三)对练是在单练基础上,两人或两人以上,在预定的条件下进行的攻防的假设性实战练习。其中包括徒手对练、器械对练、徒手与器械的对练等。

 1.徒手对练这是运用踢、打、摔、拿等方法,按照进攻、防守、还击的运动规律编成的拳术对练套路。如对打拳、对擒拿、南拳对练、太极拳对练、八极对接等。

 2.器械对练这是以器械的劈、砍、击、刺等技术组成的对练套路,主要有长器械对练、短器械对练、长与短对练、单与双对练、单与软对练,双与软对练等多种形式。常见的有单刀进枪、三节棍进棍、双匕首进枪、对刺剑等。

 3.徒手与器械对练一方徒手,一方持器械进行的攻防对练。如空手夺刀、空手夺棍、空手进双枪等。

image.png 

(四)集体表演

是以六人以上的徒手或器械集体演练,可变换队形与图案和采用音乐伴奏,要求队形整齐,动作协调一致。

 

武术的作用

(一)提高素质,健体防身,武术套路运动其动作包含着屈伸、回环、平衡、跳跃、翻腾、跌扑等,人体各部位几乎都要参与运动。

系统地进行武术训练,对人体速度、力量、灵巧,耐力、柔韧等身体素质要求较高,人体各部位“一动无有不动”,几乎都参加运动,使人的身心都得到全面锻炼。实践证明,对外能利关节,强筋骨,壮体魄;对内能理脏腑,通经脉,调精神.武术运动讲究调息行气和意念活动,对调节内环境的平衡,调养气血,改善人体机能,健体强身十分有益。

武术的搏斗运动,通过次防技术练习,拳打,脚踢,快摔等动作的运用,井在文字中互相扬长避短,攻彼弱点、避彼锋芒,讲究得机,得时、得势,从而提高判断力应变能力。这无疑能提高人们克敌制胜和防身自卫的能力。尤其对公安武警和边防指战员更有实际意义和作用。

image.png 

特点:远踢、近打、贴身摔。

(二)锻炼意志,培养品德,练武对意志品质考验是多面的。练习基本功,要不断克服疼痛关,磨练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常年有恒,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套路练习,要克服枯燥关,培养刻苦耐劳,砥砺精进,永不自满的品质。遇到强手克服消极逃避关,锻炼勇敢无畏、坚韧不屈的战斗意志。经过长期锻炼、可以培养人们勤奋、刻苦、果敢、顽强、虚心好学、勇于进取的良好习性和意志品德。

“教武育人”贯彻在武术教习全过程中,“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传统中始终把武德列为习武教武的先决条件。武术在中国几千年绵延的历史中,一向重礼仪,件道德,“尚武崇德”。诸如尊师爱友,包含了深刻广泛的道德内容,互教互学,以武会友,切磋技艺,讲礼守信,见义勇为:不凌弱逞强等品德。激烈的攻防技术和人生修行结合起来,是中国武术传统道德观念的体现。在社会的发展中,武德的标准和规范也不尽相同,尚武而崇德不仅能很好地陶冶憎操,还会大大有益于社会精神文明建设。

(三)竞技观赏,丰富生活武术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无论是套路表演,还是散手比赛,历来为人们喜闻乐见。唐代大诗人李白好友崔宗字赞他”起舞拂长剑,四座皆扬眉”杜甫在《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著名诗篇中有“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的描绘。汉代打擂台“三百里内皆来观”。都说明无论是显现武术功力与技巧的竞赛表演套路,还是斗智较勇的对抗性散手比赛,都会引人入胜,给人以美的享受,都具有根高的观赏价值。通过观赏,给人以启迪教育和乐趣。

(四)交流技艺,增进友谊:武术运动蕴涵丰富,技理相通,入门之后会有“艺无止境”之感。群众性的武术活动,便成为人们切磋技艺,交流思想,增进友谊的良好手段。随着武术在世界广泛传播,还可促进与国外武术爱好者的交流。许多国家武术爱好者喜爱武术套路,也喜爱武术散手,他们通过练武了解认识中国文化,探求东方的文明。武术通过体育竞技、文化交流等途径,在与世界各国人民友好交往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武术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运动规律,它以独特的技术风格和多方面的社会功能享誉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