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指南
一、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作用与地位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是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必修课,几乎所有的物联网行业中都涉及传感器的应用,是学生获得“物联网应用技术工程师”“电子产品维修工”高级职业资格认证的主修课程。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掌握常用传感器检测和选用的系统知识,旨在培养学生对物联网行业中传感器的认识和选用技能,同时加强学生对电子测试设备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为FID技术、物联网系统设计等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同时培养学生的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及职业素质。
本专业的专业课程体系如下:
二、学习目标
(一)总体目标:
总体目标:知原理 会选型 懂设计 精焊接
本课程的总体目标是以培养适应产业经济转型升级所需要的,掌握工业中常用的各种传感器技术、测量技术、综合应用技术等内容,具备高职学生物联网控制系统维护、机电设备维护等相关岗位所需要的“实务”能力的高素质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为目标。 培养学生具有高等技术应用性工程技术人员必备的自动检测技术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应对实践中遇到选型、安装、调试、排除故障等方面的问题,初步形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素质目标:
1.能善于合作,通过分组共同完成实训,培养合作精神;
2.能持续学习,具有对知识分析、归纳、总结、综合的思维能力以及知识的迁移能力,不断更新和跟综检测技术知识,能与时俱进;
3.能够将所学专业知识应用到实践的能力,用知识来分析和判断以及处理问题的能力;
4.学会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
5.通过对传感器的了解让同学们了解现今社会的科学发展程度,让其能够为祖国的今天感到骄傲和自豪;
6.通过对传感器的学习培养学生对生活中各种以传感器为核心的设备的观察能力,并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知识目标:
1.了解常用传感器的作用和基本构成;
2.了解传感器的分类、发展和主要性能指标;
3.理解非电量测量的基本知识和各种数据处理方法;
4.掌握常用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基本结构、测量电路和各种应用;
5.掌握各种传感器的使用、标定、校准等基本技能。
6.了解智能传感器的发展与应用
(四)能力目标:
1.能识别物联网系统、机电设备、工控设备中使用的传感器;
2.能根据电路设计要求,正确选择所需传感器;
3.能正确连接传感器电路;
4.能根据需要设计传感器采集电路;
5.能根据设计要求,熟练选择传感器,正确连接电路并组织实施。
6.能够对常用传感器的性能参数与主要技术指标进行校量与标定;
7.能正确处理检测数据。
三、学习内容
本课程的学习共分为8个项目,根据各个阶段的学习目标,设计教学模块,具体内容见下表。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各学习项目及任务列表
四、学习方法
1.查阅资料,课前完成资源库中的任务工单的资讯部分。
2.课堂上在教师讲解后模仿老师的操作。
3.根据任务工单中的其他部分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老师的任务,并完成小组互评的工作。
4.课后在资源库中查看该任务的相关视频及动画资源,并在讨论区与老师进行互动,及时添加学习笔记。
五、教材和资源使用
(一)总体评价六、评价与考核
综合考核 =理论笔试*30% 现场考核30% 操作技能考核40%
考核特点:
l 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
l 理论部分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以实践考核为主,理论考核为辅
l 能力考核和态度考核相结合
课程考核包括3个部分。即理论笔试、现场考核、操作技能考核。
1.理论笔试(占总成绩的30%)
本课程形成性考核选择平时学习表现考核、任务工单考核、阶段性测验考核(包括期中、期末考试),3种类型分数比例为:
理论笔试成绩=平时学习表现考核成绩(20%) 任务工单考核成绩(40%) 阶段性测试考核成绩(40%)
(1)平时学习表现考核(100分):由考勤(40分)、课堂发言及讨论(60分)组成。
(2)任务工单考核(100分):每个学习任务有学生学习的任务工单,考查学生完成任务工单的情况。
(3)阶段性测试考核(100分):每个学习项目教学内容完成后布置阶段性测验来检验学生对各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以各次测试成绩的平均值记分。
2.现场考核(占总成绩的30%)
采用现场操作与现场答辩结合的考核方式,现场答辩利用专项训练任务在现场以抽题的方式考核学生对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技能的掌握程度。
3.操作技能考核(占总成绩的40%)
在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训的过程中利用“过程考核”方式考核,考核学生在电子产品装配技能训练的培养过程和效果。
在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训的过程中利用“过程考核”方式考核,考核学生在电子产品装配技能训练的培养过程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