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时间 | 第十三周 | 课次 | 第十三节 | ||
授课方式 (请打√) | 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 | 课时 安排 | 2 | ||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十三节 现代性的生存焦虑与文化重建—灾难片 | |||||
教学目的与要求: 在当下世界电影中,描绘灾难的影片数不胜数并持续受到观众的追捧。特别是21世纪以来,陆续诞生了一大批优秀的灾难片,在票房上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通过本章学习,首先梳理灾难片的发展历程,了解灾难片的分类与题材;其次掌握灾难片的影视特征,包括人物设定、视听特征等;最后理解灾难片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意义。 | |||||
教学重点及难点: 1、掌握灾难片的影视特征 2、理解灾难片对现实生活的启示意义 | |||||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1、灾难片中,远景的作用是什么? 2、灾难片为何常用小人物作为主人公? | |||||
课后小结:见后页,附件13 | |||||
下节课预习重点: 课下观看灾难片《釜山行》,并思考影评结尾的处理方式 | |||||
参考文献: (1)、《经典电影作品赏析读解教程(第三版)》,张险峰 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年2月 (2)、《中国经典电影解读》,贺昱 著,国防工业出版社,2017年2月 (3)、《世界电影经典解读》,周文 著,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19年8月 (4)、《影视美学》,彭吉象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10月 (5)、《影视鉴赏》,陈旭光、戴清,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5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