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时间 | 第十一周 | 课次 | 第十一节 | ||
授课方式 (请打√) | 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 | 课时 安排 | 2 | ||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十一节 变形想象 极简夸张—动画片 | |||||
教学目的与要求: 1922年中国第一部动画片问世,40年代的《铁扇公主》使中国动画走向世界,而之后的《小蝌蚪找妈妈》《大闹天宫》《宝莲灯》等相继问世,开启了水墨动画、剪纸动画、木偶动画的先河,为中国动画增添了鲜明的民间艺术特色,使中国的传统艺术风格得到发扬,在国际影坛上获得广泛赞誉。 通过本章学习,首先梳理中国动画片的发展历程,了解最具中国民族特色的动画片类型及其代表作品;其次掌握传统文化对我国动画片选材的孕育与滋养,以及寓教于乐的教育功能;最后从人物造型、场景设计、民族乐器等方面理解动画片中所体现出来的民族特征。 | |||||
教学重点及难点: 1、中国动画片的类型:水墨动画、剪纸动画、木偶动画等 2、体会中国动画片的民族性特征 | |||||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1、中国动画片类型丰富、风格多变的原因? 2、为什么进入21世纪之后(2000-2015年),我国的动画片曾一度停滞不前? | |||||
课后小结:见后页,附件11 | |||||
下节课预习重点: 课下观看影片《哪吒之魔童降世》,并思考其父子关系的演变 | |||||
参考文献: (1)、《经典电影作品赏析读解教程(第三版)》,张险峰 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年2月 (2)、《中国经典电影解读》,贺昱 著,国防工业出版社,2017年2月 (3)、《世界电影经典解读》,周文 著,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19年8月 (4)、《影视鉴赏》,陈旭光、戴清,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5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