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时间 | 第十二周 | 课次 | 第十二节 | ||
授课方式 (请打√) | 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 | 课时 安排 | 2 | ||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十二节 经典动画片《哪吒之魔童降世》赏析 | |||||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影片解读,首先了解哪吒形象演化史,从忿怒的夜叉变为机敏的孩童;从孝子变为“剔骨还父”的不肖子,以及其身上所具备的家庭权利与社会权利的纷争;其次在“弑父与寻父”的转变中,理解当代影视作品改编的价值取向;最后理解“我命由我不由天”的“逆天改命”的反抗精神及其含义。 | |||||
教学重点及难点: 1、哪吒与父亲关系的演变及历史意义 2、理解“剔骨还父”的悲剧哪吒和“理解父亲,共抗命运”的当代哪吒的两种形象 | |||||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1、当代为何不再需要“剔骨还父”的哪吒形象了? 2、哪吒能否成为小朋友心目中的“超级英雄”? | |||||
课后小结:见后页,附件12 | |||||
下节课预习重点: 课下观看灾难片《2012》,并思考灾难片的表达技巧 | |||||
参考文献: (1)、《经典电影作品赏析读解教程(第三版)》,张险峰 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年2月 (2)、《中国经典电影解读》,贺昱 著,国防工业出版社,2017年2月 (3)、《世界电影经典解读》,周文 著,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19年8月 (4)、《影视美学》,彭吉象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10月 (5)、《影视鉴赏》,陈旭光、戴清,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5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