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时间 | 第三周 | 课次 | 第三节 | ||
授课方式 (请打√) | 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 | 课时 安排 | 2 | ||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三节 执着的坚守等待—爱情片 | |||||
教学目的与要求: 爱情片是一个源远流长永不衰落的电影类型,它不仅是编导和制片人最热衷于制作的电影,同时也是观众最为关注和乐于接受的类型。爱情片的永恒魅力来自于人们对纯真爱情的不懈追求与向往,这向往或许是灰色生活里的一点亮色,或是感情沙漠中的一片绿洲。 通过本章学习,梳理我国爱情片的发展历程,了解各个历史时期爱情片的主题倾向;掌握爱情片的古典叙事模式和现代叙事模式的区别,并理解叙事模式由古典转向现代的深层次原因;知晓爱情片与其他影片的杂糅与结合。 | |||||
教学重点及难点: 1、理解各个历史时期爱情片的主题倾向 2、爱情片的两种叙事模式及其转变原因 | |||||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1、圆满的爱情结局或悲剧的爱情结局,各自有何审美作用? 2、当代爱情片的主题意蕴发生了哪些变化? | |||||
课后小结:见后页,附件3 | |||||
下节课预习重点: 课下观看《假如爱有天意》,并思考其叙事模式 | |||||
参考文献: (1)、《经典电影作品赏析读解教程(第三版)》,张险峰 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年2月 (2)、《中国经典电影解读》,贺昱 著,国防工业出版社,2017年2月 (3)、《世界电影经典解读》,周文 著,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19年8月 (4)、《影视美学》,彭吉象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10月 (5)、《影视鉴赏》,陈旭光、戴清,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5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