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第2课时

发布时间:2020-02-08 10:37   发布人:徐中平   浏览次数:558

4)生态意义

①先锋生物 蓝藻是最早的光合放氧生物,对地球从无氧的大气环境变为有氧环境起了巨大的作用。

土壤形成 有些种类还可穿入钙质岩石或介壳中(如穿钙藻类)或土壤深层中(如土壤蓝藻)它们在岩石风化、土壤形成以及水体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③生物固氮  有不少蓝藻(如鱼腥藻)可以直接固定大气中的氮(原因:含有固氮酶,可直接进行生物固氮),以提高土壤肥力,使作物增产。

④生态危害 许多种类是形成赤潮、水华中的主要生物种类,是水体富营养化的指示生物,可造成严重的生态危害。

⑤经济价值 一些蓝藻具有食用、保健和药用价值,如著名的发菜地木耳螺旋藻、念珠藻螺旋藻已进行规模化培养和工业化生产

5)生态危害

绿潮/赤潮

在营养丰富的水体中,有些蓝藻常于夏季大量繁殖,并在水面形成一层蓝绿色而有腥臭味的浮沫,称为水华(湖靛),大规模的蓝藻爆发,被称为绿潮”(和海洋发生的赤潮对应)。绿潮引起水质恶化,严重时耗尽水中氧气而造成鱼类的死亡。

图1-36 蓝藻水华.png 

 绿潮的危害

蓝藻爆发,使水体缺氧,使动物死亡,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是又消耗氧气,造成恶性循环更为严重的是,蓝藻中有些种类(如微囊藻)还会产生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MCs),大约50%的绿潮中含有大量MCs。蓝藻中的项圈藻可快速产生致死因子,破坏养殖对象的鳃组织,干扰其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麻痹神经,使其死亡。蓝藻大规模爆发时,含毒素的蓝藻藻体在水体中漂游,与某些悬浮物络合沉淀,或被养殖对象捕食后随其排泄物沉淀,在水体底部富集、沉淀、死亡,死亡个体分解会产生MCs。MCs量多时可直接造成养殖对象中毒死亡。研究表明,MCs是一种肝毒素,是肝癌的重要诱因之一。人长期暴露在含有蓝藻毒素的水中,即使MCs含量较低,也有可能对人体产生长期的或慢性的不利影响,如果不断的摄入含有蓝藻毒素的水、虾等水产品,就可能会产生头痛,发烧,腹泻,腹痛,反胃呕吐。如果在受蓝藻污染的水中游泳,也有可能会产生皮肤发痒或者眼睛、皮肤受到刺激、引起皮疹等。绿潮爆发常引起人或动物饮水急性或慢性中毒事件。绿潮发生也对无公害水产品生产会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MCs使,也可通过食物链积累效应危害养殖对象,直至人体。更为甚者,MCs耐热,既使沸水加热也不易分解自来水处理工艺的混凝沉淀、过滤、加氯也不能将其去除MCs可被活性碳吸收,可以用活性碳净水器对被污染水源进行净化

 绿潮发生原因

受其它藻种的生长制约,蓝藻一般并不在常温条件下大规模暴发,水温25—35时,蓝藻的生长速度才会比其藻类快,故温度是蓝藻暴发的主要因素之一。养殖水体中富营养化,蓝藻比较容易生长,所以不经常换水的池塘往往更容易暴发蓝藻。磷是蓝藻生长的必须因素,治理蓝藻最直接最根本的办法就是除去磷

蓝藻暴发的成因为水体富营养化。过量的养分主要来自于以下这些源头:

 化肥流失,化肥是很多富营养化区域的主要养分来源,据调查,太湖中超过50%的氮也来自耕地化肥的流失。

 生活污水,包括人类的生活废水和含磷清洁剂

畜禽养殖,畜禽的粪便含有大量营养废物如氮和磷,这些元素都能导致富营养化。

工业污染,包括化肥、工业废水排放

燃烧矿物燃料,在波罗的海中约30%的氮,在密西西比河中约13%的氮来源于此。 

 绿潮处理

首先,全池泼洒沸石粉等絮凝剂(10kg/亩/米),使之絮凝蓝藻;

第二,间隔3—4小时后全池泼洒溶藻芽孢杆菌(侧孢芽杆菌),用量为500克菌粉/亩/米或10kg液剂//米。注意使用微生物制剂过程中必须防止池缺氧,开动增氧设备,增加水体溶氧。防止水生动物浮头,加快死亡藻体的分解

第三,平衡氮磷比例N/P=6/1),通过增施肥改善池塘水体/磷的比例,利于绿藻硅藻等有益藻类快速生长成为优势藻种来抑制蓝藻生长 

   第四,适量投放鱼类。可摄食蓝藻,可以通过来治理藻类,防止蓝藻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