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职业技术学院
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授课专业: 大一对口、单招各专业
课程名称: 实用英语
案例名称:讲好中国传统节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授课单元 | Unit 4 When the east meets the west | 单元学时 | 8 | |||
本课时 任务 | Project | 课时数 | 2学时 | |||
授课场所 | 多媒体教室 | 授课形式 | 情景交际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 | |||
学情分析 | 本节课所教授的对象是我院20级机电一体化专业一年级的学生,价值取向多元化,注重自我张扬,政治意识相对薄弱,但公共事件参与度高。节日是他们喜闻乐见的话题。然而,大多数学生词汇量薄弱,用英语说节日时缺乏自信,需要教师搭建脚手架,助力学生跨越语言障碍。此外,部分学生盲目推崇西方节日,对传统节日不甚重视;再者,教材中西方节日占据较大篇幅,中国节日几近缺失。这都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补充,妥善重构,让学生重新认识、重视、并学会推介中国传统节日。学生对于传统节日的英文表达知识欠缺,停留在简单的词汇介绍上。例如学生在用英语谈论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的习俗时,只是停留在“元宵”“放烟花”等浅表的描述上,对于“元宵节的起源”等文化内涵的英语表达知之甚少。
但乐于接受新事物,思想敏捷,动手能力强,课堂参与度强,但责任意识相对欠缺,对新事物新观念容易接受,适应性强,尤其是喜欢线上教学活动。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具备了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这些都为本节课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 |||||
教学目标 | 思政目标 | 知识目标 | 能力目标 | |||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提升对国家、制度和文化的认同感,树立文化自信。 2.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3.明辨西方文化,对世界多元文化有正确的认知。 | 1.了解并掌握中国传统节日的名称、时间、习 俗、意义、传说的英文表达方式。 2.拓展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等方面的词汇和表达。 3.掌握用英语介绍节日的五要素。 | 1.提升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 2.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沟通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 ||||
课程思政
| 融入知识点 | 1、《Project》教材内容关于传统节日食物的调查任务。 2、《Festivals in China》视频。 3. 爱国人士屈原的故事。 4. 中国英文古诗词。 | ||||
融入方式 | 1、利用U校园课前布置小组任务,学习关于节日的词汇和句型,制作PPT,上课展示。 2、用视频短片或者音频的方式欣赏中国英文诗词,让学生猜测古诗词涉及的传统节日,潜移默化地感受中华传统诗词之美。 3.通过挑选食物过程,挑选粽子从而引出端午节,从而引出屈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4、课后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传统节日,探讨传统节日的意义,拍成视频,提交作业到U校园。 | |||||
思政元素 | 1. 讲中国故事,扬中华传统文化。 2. 欣赏中华古诗词之美。 3. 厚植家国情怀,拓展国际视野。 | |||||
思政资源 | 《Festivals in China》视频展示,多媒体课件、课程网站、在线教学平台(校内教学平台 U校园智慧树教学平台)、雨课堂智慧教学工具及外研社随身学APP等自主学习交流平台 | |||||
教学重点及解决办法 | 教学重点:有关中国传统节日等方面的词汇、句型表达。 解决方法: 1.通过在U校园播放“Festivals in China”让学生记忆关于传统节日的相关词汇与表达方式。 2.通过课堂在线小测试提高学生记忆单词的积极性。 | |||||
教学难点及解决办法 | 教学难点:中西文化对照后,回归传统文化,重塑文化自信,构建家国情怀。 解决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自主选择任务。 2.深入剖析材料,批判性思考,准确表达个人的见解和看法 | |||||
教学设计思路 |
《实用英语》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课程,课程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既有知识传授,也有能力培养,还有价值引领,一方面通过本课程的讲授,使学生获取相应的英语知识;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另一方面注重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 课程坚持以价值引领为导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引领,靶定课程思政建设五目标: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明辨西方价值观和西方文化;帮助回归认同本土优秀文化;扎根中国大地构建家国情怀。 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民政部、文化部联合发布 的《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指 出,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 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在打造文化强国的过程中,弘扬传统节日文化是最重要的举措之一。 本节课以《When the east meets the west》project为例,深入挖掘并着力凸显单元主题中弘扬传统节日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这一思政元素,采用双线融合、三环递进的教学模式组织教学,即围绕学生和教师两个主体开展“ 线上 线下” 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三个教学环节-课前线上思政驱动、课中思政潜入、课后思政递进这三个教学环节,将思政层层递进贯穿到整个授课过程。
| |||||
教学实施 | 本案例以《新技能英语高级教程》第四单元“When the East meets the West”Project部分为例,介绍中国传统节日、美食,借助古诗词讲授传统节日,深入挖掘单元主题中弘扬传统节日文化和欣赏中华古诗词之美这一思政元素,并将其有机融入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学会用英语讲中国传统节日,使学生能进一步了解传统节日、认同传统节日,学会用英语讲好中国节日故事,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履行文化责任,并将屈原爱国精神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加入到授课内容当中,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厚植学生的家国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本案例包括两个课时,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线,采用“双线融合、三环递进”的教学模式,分八个步骤,完成教学任务,具体授课过程如下: 教学过程设计步骤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1.课前线上思政驱动小组合作调查中国传统节日相关信息 1.教师在U校园课程在线平台发布预习任务视“Festivals in China”。2.要求学生完成两个自主学习任务 1.记忆视频中关于节日的核心单词。 2.各小组认真研学节日,并补充与传统节日相关的背景知识,准备课堂展示。 2课前六分钟:英语话中国通过用英语介绍中国传统文化,树立学生的文化自信,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1.学生展示介绍过程中,就具体问题向全班学生或展示。2.小组提问,点评。1.根据学期初分配的任务,选取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广泛搜集资料,制作PPT,并由小组代表课堂展示。2.其他学生通过“雨课堂”小程序弹幕功能向展示小组提问,并对展示小组进行评价。 6 3 课程导入 入门测诊断预习情况,通过喜闻乐见的“节日小吃”导入传统节日知识的学习。1.课前十分钟在U校园发布入门测,检测学生对节日词汇及传统节日背景知识的掌握情况,以诊断学生预习情况。2.用U校园图片展示传统节日中的美食粽子、月饼、水饺等让学生随机抽取食物,抽到哪种食物上台说明涉及的传统节日,教师点评。1.认真完成入门测,熟练掌握节日词汇及传统节日背景知识。2.积极配合游戏,结合搜集的各种资料,从节日小吃的角度出发,了解并掌握中华传统节日,从而走进中国传统、走进中国文化。3.分组演练,组员 之间互相帮助、互相纠错,共同提高,发挥团队合作精神。244 课中深探思政初探:中华传统节日之美 将中华诗词之美与传统节日相结合,探索中华传统节日之美1.展示围绕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这五个传统节日,用视频短片或者音频的方式欣赏中国英文诗词,让学生猜测古诗词涉及的传统节日,潜移默化地感受中华传统诗词之美,品尝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之味。2.让学生提炼出传统节日介绍的五要素:节日名称、时间、习 俗、意义、传说。1.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讨论,做好笔记,为下一步视频作业做好准备。155课中深探思政拓展提升:端午节与屈原课中深探思政,激发学生爱国热情1.结合迎接端午节的时点,重点讲授端午节屈原的故事,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1.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讨论,做好笔记,为下一步视频作业做好准备。106课中深探思政小组项目展示小组代表展示中国传统节日1.小组展示过程中,就具体问题向全班学生或展示小组提问,点评1.小组PPT展示,回答问题。2.学生互评打分,教师评价打分。307总结反馈总结小组活动设计,点评、布置作业1.听取各组汇报,进行点评和总结1.根据教师反馈做好记录,以便课后进行整改,提交平台58 课后作业: 强化思政l 各小组准备“英语话中国”l 视频短片作业:根据本节课的授课内容和自己小组搜集的资料,做一个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英文视频短片,真正学会用英语讲中国节日,将中国节日讲给世界。l 视听作业:登陆课程平台观看中国传统节日食品短片,从一个新的角度欣赏和感悟传统节日文化。
| |||||
教学反思 | 本节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价值引领,向学生传授传统节日的相关知识,在学习和小组合作过程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个维度紧密融合。通过线上线下相混合的模式组织课堂,以学生为中心,并将评价考核贯穿整个授课过程。课堂内容始终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厚植家国情怀为主线。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从多维度度悄然渗入思政元素;在学中思,人人都体悟,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同时,我还有几点感受: 第一,教学选材合理,深挖教材内涵。现在《实用英语》课程选用的是《新技能英语》智慧版,教材含有丰富的思政元素,很利于进一步补充学生感兴趣的热点人物和事件,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启发学生思考,实现英语课程“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相结合”。 第二, 丰富课堂活动,创新教学方法。 实行“以学生为中心”的“双线融合三环递进”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模式由灌输填充式向开放式转变,即采用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合作学习等,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充分体现课堂教学的育人功能,从而将“两张 皮”真正变为“一张皮”,实现育人效果最大化。 第三,将思政成果,纳入教学评价。将“课程思政”教学内容纳入学生成绩考核,由传统的考核方式调整为“课前评价 课中评价 课后评价”的思政评估模式,将思政教育融入课上课下的每个教学环节,做到以评促学、以评为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