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 新建目录

第一节课 认识国际贸易

发布时间:2018-08-16 17:26   发布人:李萍   浏览次数:376





                                            透过新闻看世界


新闻1从日韩贸易争端看日本科技产业实力

                                                                2019-09-19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东京9月19日电 日本8月将韩国移出可享受贸易便利的“白色清单”,这一举动被视为日本对韩国的一种贸易施压。作为反击,韩国18日也正式将日本移出贸易“白色清单”,两国的贸易争端不断升级。

    由于韩国半导体产业在氟化氢等原材料上对日本的依赖度很大,有舆论称现有的日本产氟化氢库存耗尽之时,可能将成为韩国半导体企业的停工之日。甚至有观点认为,日本一直在“隐藏”经济实力和科技创新力,已在科技产业占据产业链优势……言外之意,日本在“下一盘很大的棋”。事实是否如此呢?

    事实上,日本科技产业发展在先,例如半导体,20世纪90年代前不仅占据产业链的上游,在全产业链上都是执牛耳者。1990年,日本半导体企业在全球前10家中占据了6家,包括NEC、东芝、日立、富士通、三菱、松下,日本半导体产业达到鼎盛时期。

    本世纪以来,日本半导体产业在美国打压下和国际竞争中衰落了,世界前十中已难觅日本企业身影。

    但是,日本企业丢掉的是产业链中下游,并没有完全退出半导体产业,而是被迫调整了产业发展方向,在原材料、生产装备、仪器仪表等产业链的上游和周边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有的细分领域份额可能不降反升。这就好比一个运动员原来是“十项全能”,大病一场后回归赛场还能参加“铁人三项”。

    据韩国媒体报道,日本对韩国采取出口管制的光刻胶、氟聚酰亚胺、高纯度氟化氢3种半导体关键原材料,韩国企业对日本的依赖度分别高达91.9%、93.7%和43.9%。

    日本在此次贸易争端中将韩国移出“白色清单”,对韩国的半导体产业无异于“釜底抽薪”。不过,在看到日本对韩国“抽薪”能力的同时,也要看到韩国的“造釜”和“找薪”的能力。本世纪初,在日本半导体产业衰退之际,韩国半导体产业趁势崛起成为支柱产业。根据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发布的数据,韩国半导体出口额在总出口额中长期占据约20%的比例,三星、海力士等韩国企业常年名列全球半导体企业十强。

    实际上日本利用残存的技术优势对韩国发动“精确打击”,可能进一步加快韩国半导体产业的“去日本化”。韩国《中央日报》报道称,LG公司在韩国产高纯度氟化氢的研究方面取得了成功。日本共同社报道称,韩国有在国内生产氟化氢的动向,中国也在计划加强生产能力,韩国企业有可能不再依赖日本制造商。

    不管是韩国寻求关键材料的国产还是另找替代,长期来看对日本自身产业伤害并不小,日本媒体对此已经感到了担忧。

日本科技产业有着数十年的积淀,并非“武功全废”。在电子产业上也能看到类似现象,不少日本企业在终端产品上败落,但在零部件领域依旧拥有较大的市场份额。但这是产业迁移的正常现象,不能代表日本在“隐藏实力”。以此推论日本经济实力和科技创新力被低估更是一叶障目。(新华社记者华义)

思考:看完此则新闻,你有什么感悟

新闻2再降25个基点 美联储会否续唱“鸽”曲 

2019-09-19来源:

    新华社 •新华社华盛顿9月18日电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18日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25个基点到1.75%至2%的水平,这是年内美联储第二次降息。分析人士指出,鉴于美国经济暂难脱离低通胀环境且陷入衰退的风险加剧,年内美联储是否还会降息成为外界普遍关注的焦点。
       美国经济内外风险并存是美联储降息的主要原因。美联储在声明中表示,降息主要考虑到全球形势对美国经济前景的影响和温和的通胀压力,未来美国经济面临的不确定性犹存。
       分析人士指出,美国经济增长遭遇挑战。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二季度美国国内生产总值按年率计算增长2%,低于一季度的3.1%。失业率虽稳定在历史低位,但非农业部门新增就业人口增长放缓。同时,通胀增长乏力,低于美联储设定的2%的目标。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行长约翰·威廉姆斯认为,低通胀是美联储面对的最紧迫问题之一,反映了更广泛的经济前景问题。
       在美联储18日公布的季度经济预测中,虽然2019年经济增长预期中值较6月份的预测值增长了0.1个百分点至2.2%,但个人消费支出(PCE)价格指数和核心PCE价格指数或分别仅增长1.5%和1.8%,均未达到目标。同时,与6月份预测相比,今年失业率或小幅增长0.1个百分点至3.7%。
      美国经济增长放缓甚至隐现衰退风险还源于贸易政策带来的不确定性导致企业投资下滑、制造业陷入衰退。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贸易政策走向不确定和全球经济放缓导致制造业产出下降,是造成企业投资和出口疲软的主要因素。鲍威尔9月初在瑞士苏黎世大学的演讲中也强调,贸易摩擦正在打压企业投资决策,因为“企业无法确定不稳定的贸易环境能否支撑持续的市场需求”。
     此外,美国经济面临的外部风险也在加剧,包括全球经济增长普遍放缓和可能出现的英国“无协议脱欧”等。正如世界银行行长马尔帕斯近日所述,欧洲部分地区处于衰退或接近陷入衰退状态,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都有不同程度放缓。他认为,基于最新情况,目前全球经济实际增速或低于6月预计的2.6%。
     复杂的内外部经济环境导致美联储内部就未来利率路径选择出现分歧。对美联储尤其是鲍威尔来说,如何平衡分裂的委员会、实现有效沟通并做出下一步政策决议成为挑战。
     在本次发布会上,鲍威尔继续强调没有降息预设路线,并表示下一步利率决策将取决于经济数据表现,对未来降息可能性未置可否。他表示,如有必要,美联储不排除采取“更广泛降息”举措的可能性。
     更多分析人士预计,继7月和9月两次降息后,美联储或在今年内继续下调利率水平。高盛集团经济学家预计10月美联储将做出年内第三次降息决定,全年降息幅度将是75个基点。摩根士丹利经济学家也认为,美联储在10月再降25个基点的可能性较大。
     美联储观察家蒂姆·迪蒂认为,由于贸易政策带来的不确定性不会在短期内完全消散,美联储的担忧难以缓解,美联储或于10月份再下调利率区间,但不太可能大幅降息50个基点。
     德意志银行经济学家认为,不断恶化的经济形势导致9月不会是美联储最后一次降息。随着对贸易摩擦敏感度的提高和经济放缓,美联储或将在10月、12月和明年1月会议上分别继续降息25个基点。
     美国致同会计师事务所首席经济学家戴安娜·斯旺克预计美联储或在12月再次降息。影响美联储决策的因素包括贸易政策、英国“脱欧”、海外金融环境、中东石油供应情况以及地缘政治局势等。
    摩根大通经济学家迈克尔·费罗利则认为,虽然经济前景不确定性依然存在,但今年美联储可能不会再出台进一步宽松的政策。同时,明年也可能保持利率水平不变。(新华社记者许缘)

思考:什么是低通胀,美联储降息对中美贸易有何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