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一 认知小企业会计
任务一 小企业的认定
一、 小企业的划型标准
按照《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中小企业划分为中型、小型、微型三种类型,具体标准根据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制定。
二、 小微企业的税收法律认定
(一)增值税法的规定
小规模纳税人的标准为:
(1)从事货物生产或者提供劳务的纳税人,以及从事货物生产或者提供劳务为主,并兼营货物批发或者零售的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在50万元以下(含本数)的;
(2)除本条第一款第(1)项规定以外的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在80万元以下的。
(二)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
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是指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并符合下列条件的企业:
(1)工业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1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3 000万元;
(2)其他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8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1 000万元。
税收优惠
自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将小型微利企业的年应纳税所得额上限由30万元提高至50万元,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50万元(含50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有关税收征收管理事项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6年第23号)规定: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应分别核算销售货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的销售额,和销售服务、无形资产的销售额。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货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月销售额不超过3万元(按季纳税9万元),销售服务、无形资产月销售额不超过3万元(按季纳税9万元)的,自2016年5月1日起至2017年12月31日,可分别享受小微企业暂免征收增值税优惠政策。
三、 我国小企业的地位和作用
(一)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二)小企业是增加就业的基本场所,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
(三)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生力军作用
(四)小企业对活跃市场具有主导作用
(五)小企业成为产品出口的重要力量
(六)小企业在制度创新中可发挥重大作用
任务二 认知小企业会计准则
一、 小企业会计准则制度的变迁
分行业会计制度 小企业会计制度 小企业会计准则
![]() | |||||
![]() | ![]() | ||||
1993年7月1日 2005年1月1日 2013年1月1日
二、 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亮点
(一) 简化核算要求
1、我国哪些法律规定可将企业划分为大型、中型、小型和微型企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等
1.统一采用历史成本计量
2.统一采用直线法摊销债券的折价或者溢价
3.统一采用成本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
4.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和无形资产摊销期限的确定应当考虑税法的规定
5.长期待摊费用的核算内容和摊销期限与税法保持一致
6.“资本公积”仅核算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
7.采用应付税款法核算所得税
8.取消了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
9.简化了财务报表的列报和披露
10.统一采用未来适用法对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进行会计处理
(二)与我国税法保持协调
Ø 税务部门是小企业最主要的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
Ø 税务部门主要利用小企业会计信息作出税收决策,为满足这些税收征管信息需求,《小企业会计准则》大大减少了职业判断的内容,基本消除了小企业会计与税法的差异。
(二) 与《企业会计准则》有序衔接
《小企业会计准则》对于小企业不经常发生甚至基本不可能发生的交易或事项未作规范,这些交易或事项一旦发生,可以参照《企业会计准则》中的相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对于小企业今后公开发行股票或债券的,或者因经营规模或企业性质变化导致不符合小企业标准而成为大中型企业或金融企业的,应当自次年1月1日起转为执行《企业会计准则》;
小企业转为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时,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等相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三、 会计账户设置
Ø 小企业在不违反会计准则中确认、计量和报告规定的前提下,可以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自行增设、分拆、合并会计账户。
Ø 小企业不存在的交易或者事项,可不设置相关会计账户。
Ø 对于明细账户,小企业可以比照本附录中的规定自行设置。
Ø 会计账户编号供小企业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查阅会计账目、采用会计软件系统参考,小企业可结合实际情况自行确定会计账户编号。
四、《小企业会计准则》适用范围及衔接规定
(一)《小企业会计准则》适用范围
《小企业会计准则》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符合《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所规定的小型企业标准的企业。
下列三类小企业除外:
(1)股票或债券在市场上公开交易的小企业。
(2)金融机构或其他具有金融性质的小企业。
(3)企业集团内的母公司和子公司。
(二)《小企业会计准则》适用范围的衔接规定
(1)符合《小企业会计准则》第二条规定条件的小企业,可以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也可以执行《企业会计准则》。
(2)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小企业,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本准则未作规范的,可以参照《企业会计准则》中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3)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小企业,不得在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同时,选择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4)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小企业公开发行股票或债券的,应当转为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因经营规模或企业性质变化导致不符合《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而成为大中型企业或金融企业的,应当从次年1月1日起转为执行《企业会计准则》。
(5)已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上市公司、大中型企业和小企业,不得转为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
(6)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小企业转为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时,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等相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任务三 小企业财务会计理论框架
一、 财务会计目标
概念: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
二、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一) 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所服务的特定单位,它是独立于其他机构的某一机构或某一机构的一部分,以及作为独立经济单元的个人。
![]() |
图1-1 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的关系
三、 会计基础
权责发生制:适应于企业
收付实现制:适应于行政事业单位
权责发生制是指在会计核算中,以权益和责任是否发生为标准来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收入和费用入账;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本期收付,也不能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入账。
四、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一)可靠性
又称真实性,它是指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二)相关性
又称有用性,是指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做出评价或者预测。
(三)可理解性
可理解性,是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四)可比性
1.纵向可比:是指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
2. 横向可比:是指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国家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五)实质重于形式
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六)谨慎性
又称稳健性,它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七)重要性
是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
(八)及时性
是指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五、 会计要素
(一)资产
是指小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二)负债
是指小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三)所有者权益
是指小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
(四)收入
是指小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五)费用
是指小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六)利润
是指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
小企业、小规模纳税人、小微企业有啥区别
请同学们分组讨论未来十年日照(选择一个城市)的支柱产业和未来的朝阳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