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制作
武广晓

1
2
3
4
5

导学案

发布时间:2023-11-22 13:20   发布人:武广晓   浏览次数:73

二十四节气导学案

 

节气是指二十四个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成果和智慧的结晶。

由于中国古代是一个农业社会,农业需要严格了解太阳运行情况,农事完全根据太阳进行,所以在历法中又加入单独反映太阳运行周期的“二十四节气”,用作确定闰月的标准。

中国正统的二十四节气以河南为本。中国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即根据太阳也根据月亮的运行制定的,因此加入二十四节气能较好的反映出太阳运行的周期。

24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24节气分别为: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24节气农谚:

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

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鸟来全;

芒种开了铲;夏至不纳棉;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立秋忙打靛;处暑动刀镰;白露割谷子;秋分不生田;

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立冬交十月;小雪江叉上;

大雪地封严;冬至不行船;小寒近腊月;大寒整一年。

一、春季

1、立春:(2月3日-5日);太阳位于黄经315°

立春意味着风和日暖,鸟语花香;春也意味着万物生长,农家播种。立春这天“阳和起蛰,品物皆春”,过了立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一年四季从此开始了。

立春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蜇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

2、雨水:(2月18日-20日);太阳位于黄经330°

雨水时节,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春雨贵如油",这时适宜的降水对作物的生长特别重要。这天通常出嫁的女儿要回家探望父母,要给母亲送一段红绸和炖一罐肉。雨水三候:“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

3、惊蛰:(3月5日-7日);太阳位于黄经345°

“春雷惊百虫”,这时天气转暖,渐有春雷,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而“惊蛰”即上天以打雷惊醒蛰居动物的日子。这时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惊蛰三候为:“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鸣;三候鹰化为鸠”。

4、春分:(3月20日--22日);太阳位于黄经0°

春分的意义,春分这天南北半球昼夜平分;一是指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二是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3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春分后,气候温和,雨水充沛,阳光明媚。

春分三候:“一候玄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

5、清明:(4月4日-6日);太阳位于黄经15°

清明因为节令期间“气清景明、万物皆显”而得名。清明是反映自然界物候变化的节气,这个时节阳光明媚、草木萌动、百花盛开,自然界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中国南方地区,此时已呈气清景明之象;北方地区开始断雪,气温上升,春意融融。

清明节气,与岁时物候相关,常以指导农事,有天朗气清、春耕时宜之意;清明节日,是人们扫墓祭祖、慎终追远的日子。

清明三候:“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鹌;三候虹始见”。

6、谷雨:(4月19日-21日);太阳位于黄经30°

谷雨是“雨生百谷”的意思,此时降水明显增加,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种,最需要雨水的滋润,正所谓“春雨贵如油”。降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谷雨三候:“第一候萍始生;第二候鸣鸠拂其羽;第三候为戴胜降于桑”。

二、夏季

7、立夏:(5月5日-7日);太阳位于黄经45°

立夏表示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因此又称“春尽日”。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时至立夏,万物繁茂。立夏后,日照增加,逐渐升温,雷雨增多。春意藏,夏初长,万物正式进入了旺盛的生长期。立夏是标示万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立夏三候:“一候蝼蝈鸣,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

8、小满:(5月20日-22日);太阳位于黄经60°

小满之名,有两层含义。第一,与气候降水有关。小满节气期间南方的暴雨开始增多,降水频繁。小满中的“满”,指雨水之盈。第二,与农业小麦有关。在北方地区小满节气期间降雨较少甚至无雨,这个“满”不是指降水,而是指小麦的饱满程度。

小满三候:“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小暑至”。

9、芒种:(6月5日-7日);太阳位于黄经75°

芒种含义是“有芒之谷类作物可种,过此即失效”。这个时节气温显著升高、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适宜晚稻等谷类作物种植。芒种是一个耕种忙碌的节气,这个时节,正是南方种稻与北方收麦之时。

芒种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鹏始鸣;三候反舌无声”。

10、夏至:(6月21日--22日);太阳位于黄经90°

夏至这天,太阳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夏至时节气温高、湿度大、不时出现雷阵雨。

夏至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

11、小暑:(7月6日-8日);太阳位于黄经105°

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中国多地自小暑起进入雷暴最多的时节。小暑开始进入伏天,所谓“热在三伏”,小暑这个时节虽然阳光猛烈、高温潮湿多雨,但对于农作物来讲,雨热同期有利于成长。小暑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

12、大暑:(7月22日-24日);太阳位于黄经120°

大暑,指炎热之极。大暑相对小暑,更加炎热,是一年中阳光最猛烈、最炎热的节气,“湿热交蒸”在此时到达顶点。大暑气候特征:高温酷热、雷暴、台风频繁。大暑是一年中天气最热、湿气最重的时节,此时节养生保健的重点是“防暑”和“祛湿”。

大暑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

三、秋季

13、立秋:(8月7日-9日);太阳位于黄经135°

“立”,是开始之意;“秋”,意为禾谷成熟。整个自然界的变化是循序渐进的过程,立秋是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转折。在自然界,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成熟。立秋意味着降水、湿度等,趋于下降或减少。从立秋开始,阳气渐收,万物内敛。

立秋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

14、处暑:(8月22日-24日);太阳位于黄经150°

时至处暑,已到了高温酷热天气“三暑”之末暑,意味着酷热难熬的天气到了尾声。雷暴活动也不及炎夏那般活跃,全国各地的暴雨总趋势减弱。

处暑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

15、白露:(9月7日-9日);太阳位于黄经165°

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以白形容秋露,故名“白露”。白露基本结束了暑天的闷热,天气渐渐转凉,寒生露凝。

白露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

16、秋分:(9月22日-24日);太阳位于黄经180°

秋分这天太阳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秋分,除了指这一天昼夜平分外,还有指平分了秋季。秋分日后,太阳光直射位置南移,北半球昼短夜长,昼夜温差加大,气温逐日下降。秋分是传统的“祭月节”,中秋节由“秋夕祭月”演变而来。

秋分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

17、寒露:(10月8日-9日);太阳位于黄经195°

寒露,是深秋的节令,干支历戌月的起始。进入寒露,时有冷空气南下,昼夜温差较大,并且秋燥明显。寒露节气是天气转凉的象征,标志着天气由凉爽向寒冷过渡,露珠寒光四射。寒露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

18、霜降:(10月23日-24日);太阳位于黄经210°

霜降,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公历10月23日左右,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初霜出现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意味着冬天的开始,霜降时节,养生保健尤为重要,民间有谚语"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足见这个节气对我们的影响。

霜降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蜇虫咸俯”。

四、冬季

19、立冬:(11月7日-8日);太阳位于黄经225°

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意味着生气开始闭蓄,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其气候也由秋季少雨干燥向阴雨寒冻的冬季气候过渡。

立冬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20、小雪:(11月22日-23日);太阳位于黄经240°

小雪是反映降水与气温的节气,它是寒潮和强冷空气活动频数较高的节气。小雪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天气会越来越冷、降水量渐增。

小雪三候:“一候虹藏不见;二候天气上升;三候闭专塞而成冬”。

21、大雪:(12月6日-8日);太阳位于黄经255°

大雪的意思是天气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时更大了,并不指降雪量一定很大,相反,大雪后各地降水量均进一步减少。“小雪腌菜,大雪腌肉”大雪节气一到,家家户

户忙着腌制“咸货”,以迎接新年到来。

大雪三候:“一候鹃鸥不呜;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

22、冬至:(12月21日-23日);太阳位于黄经270°

冬至这天,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比较常见的是,在中国北方有冬至吃饺子的风俗。俗话说:“冬至到,吃水饺。”而南方则是吃汤圆,当然也有例外,如在山东滕州等地冬至习惯叫做数九,流行过数九当天喝羊肉汤的习俗,寓意驱除寒冷之意。

冬至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糜角解;三候水泉动”。

23、小寒:(1月5-7日);太阳位于黄经285°

这时正值“三九”前后,小寒标志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农事活动要注意

防寒防冻、积肥造肥、兴修水利。

小寒三候:“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鸲”。

24、大寒:(1月20-21日);太阳位于黄经300°

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致的意思。大寒节气处在三九、四九时段,此时寒潮南下频繁,是一年中的最寒冷时节。大寒在岁终,冬去春来,大寒一过,又开始新的一个轮回。

大寒三候:“一候鸡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