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名称 | 物理层概述 | 上课地点 | 地滋楼A515 | 学时 | 1学时 |
知识点来源 | 来源于工作、生活实际需要 | ||||
知识点描述 | 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过程特性、通信信号 | ||||
预备知识 | 会使用计算机,使用过互联网 | ||||
教学类型 | 理实一体实训室 | ||||
适用对象 | 全体学生,公司、企业等具有网络使用、维护需求的人员 | ||||
设计思路 | 下层为上层服务,也就是说作为网络最底层的物理层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常说设备没电,线路断开,信号屏蔽等都是物理层问题,物理层不能正常工作,其他层都无法工作就是这个道理。 | ||||
教学过程 | 内容 | 时间 | |||
课程导入 | 上节课大家学习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哪位同学能说说OSI体系结构中第一层的名称是什么?对了,第一层是物理层。 从本节课开始,我们一起学习物理层的相关知识。 | 0.5分钟 | |||
正文讲解 | 任务提出: 物理层主要解决以下问题: 机械特性 :指明接口所用接线器的形状和尺寸、引线数目和排列、固定和锁定装置等。 电气特性:指明在接口电缆的各条线上出现的电压的范围。 功能特性:指明某条线上出现的某一电平的电压的意义。通常用有信号和没信号还表示所谓的1和0,也就是前面提到的比特流。 过程特性 :指明对于不同功能的各种可能事件的出现顺序。 一般情况下需要让设备知道信号怎么开始,怎么结束,如果涉及到信号编码问题,还需要让设备知道按照什么顺序发送信号才是正确的。 从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中我们可以看到信号可以分为2种基本类型:数字信号,也就是方波信号;以及模拟信号。 | 15分钟 | |||
课后总结 | 物理层通过统一的规程实现设备之间,设备与链路之间交换信号 | 0.5分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