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恋爱心理学课程标准
1综述
1.1课程类别:
理论与实践课
1.2适用专业与开设学期:
不限专业
1.3课程性质
本课程为大学生人文素质选修课程,旨在对学生的婚恋情商进行训练,对学生的人格品质进行塑造。它融合了自我情绪管理、生命价值认知、婚恋观教育、性道德教育与性疾病预防等知识,引导学生发掘内在情感潜能,教会学生运用情感能力影响生活各个层面和人生未来,形成健康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婚恋观,最终实现生命个体与内在、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
1.4设计思路
以大学生情感发展过程为脉络,以“成就独一无二的生命价值”为主旨,以心理学、社会学、交际学相关知识为底蕴,以生动现实的案例为切入点,以新颖有趣的团体游戏为抓手,以提升学生婚恋情商为目标,打造互动、和谐、开放的课堂,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职业心理素质。
2课程目标
2.1课程教学总体目标
知识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了解人类婚恋情感的概念、起源、理论、规律。
2、了解婚姻家庭的社会学史、心理学史相关知识,熟悉一些重要婚恋理论、奠基人及其成果。
3、了解人格特征、生命价值相关理论知识。
4、了解青春期性心理、性道德、性伦理知识。
能力教学目标
1、在了解人类婚恋情感发展历史沿革的基础上,能从一般意义上认识人类情感的人文意蕴,能从某些具体的情感现象着手审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状况。
2、能够用心理学知识来正确理性认知自我的人格特征、情感状态等,能够管控自己的情绪。
3、能够理性应对挫折,始终忠于自我、对生命不离不弃。
情感素质目标
1、珍爱自我生命、尊重他人生命,关注生命的尊严与质量、人的权利与责任,追求和谐、幸福的生活品质。
2、懂得感恩与分享、关爱与宽容。
3、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技巧,积极应对人生困境和情感挫折。
4、主动探索生命的意义,注重生命的体验与自我完满的过程,努力提升自我的生命价值,愿意积极承担社会家庭的责任,
5、敬畏生命,敬畏自然。
2.2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1、在小组竞赛和互动游戏中培养学生执行操作能力;
2、在互动游戏和团队作业中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
3、在师生互动与展示分享中培养学生沟通表达能力;
4、在创意作业和课堂参与中培养学生革新创造能力;
5、在认知自我价值和应对挫折中培养学生发展能力。
3课程内容和要求
序号 | 模块名称 | 主要内容 | 课时 |
1 | 见面课-了解课程 | 1、自我介绍;2、开设本门课的初心;3、了解课程学习内容;4、考核方式 | 2 |
2 | 爱情是什么 | 了解爱情的产生、爱情理论、爱情发展阶段等 | 2 |
3 | 大学生恋爱现状 | 了解目前大学生恋爱情况、存在的心理问题 | 2 |
4 |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 了解男生之间存在的生理、心理上的差异,对自我性格进行分析 | 2 |
5 | 恋爱过程中的心理学小知识 | 理解心理学小知识,助恋爱一臂之力 | 2 |
6 | 培养爱的能力 | 学会爱别人,懂得拒绝别人的爱 | 2 |
7 | 正确对待失恋 | 如何走出失恋,实现自我蜕变 | 2 |
8 | 考核 |
4实施要求
4.1教材编写与选用
《青年恋爱心理学》蔡敏,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1月第3版
《恋爱趣味心理》深堀元文,湖南科技出版社,2013年10月
《恋爱心理学》程慧,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1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