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卢家胜

教师团队

  • 卢家胜

    讲师
  • 主要从事计算机教学和计算机及网络的维护工作。

课程统计

  • 23 课程学习人数
  • 54 课程章节数
  • 0 互动交流数
  • 87 课程资源数
  • 321 课程访问数
 

课程介绍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内容.jpg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标准

一、课程简介

课程中文名称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课程编号

300373

课程性质及类别

通识教育课

学时学分

32课时,2学分

先修课程

计算机文化基础,信息技术

通用专业

所有专业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硬件组装、系统配置、软件安装与维护的基本技能,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课程目标

1. 掌握计算机硬件的组成、性能参数及选购技巧;

2. 掌握计算机硬件的组装流程及注意事项;

3. 掌握操作系统的安装与配置方法;

4. 掌握常用软件的安装与卸载技巧;

5. 掌握计算机日常维护及常见故障排除方法。

三、课程内容

1. 计算机基础知识: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历程、硬件组成及性能参数等;

2. 主板与中央处理器:介绍主板的结构、规格及选型,中央处理器的性能参数及选购技巧;

3. 存储设备:介绍内存、硬盘、固态硬盘的性能参数及选购技巧;

4. 显卡与显示器:介绍显卡的种类、性能参数及选购技巧,显示器的分类、特点及选购;

5. 组装与调试:讲解硬件组装流程及注意事项,BIOS设置与系统启动过程;

6. 操作系统安装与配置:介绍操作系统的安装方法、驱动程序安装与系统优化;

7. 常用软件安装与卸载:介绍常用软件的安装方法、软件冲突与卸载技巧;

8. 计算机维护与故障排除:讲解计算机日常维护方法、常见故障现象及排除技巧。

四、课程实施

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实践操作,通过实验、实训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 案例教学:结合实际案例,讲解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3. 分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合作,共同完成实验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开放实验室:提供开放实验室,方便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自主学习;

5. 教师指导:配备专业教师进行课程指导,解答学生疑问,帮助学生掌握技能。

五、课程评价与考核

1. 过程评价:注重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实验操作、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 综合考核:结合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进行综合考核,检验学生对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技能的掌握程度;

3. 奖励机制: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知识考核(10 分)

 1、成绩配比 本课程实践性强,知识考核项成绩占总成绩配比为 10%。

 2、考核内容 函数应用(10 分); 

3、考核方式 过程中考核,考核方式为网络平台考试,考试地点为机房。

 能力考核(60 分)

 1、成绩配比 本课程能力考核项成绩占总成绩配比为 60%,即该项满分为 60 分。

 2、考核内容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课程中进行。 

考核项目:组装电脑,系统安装,电脑维护。

过程考核(30 分) 

 1、成绩配比 本课程过程考核项成绩占总成绩配比为 30%,即该项满分为 30 分。

 2、考核内容与考核方法 

 (1)考勤与学习态度(10 分):每次课进行记录

 (2)实践考核

 


 
课程章节
推荐学习内容

901ae810f1f9b74a18ee24f8a042619e.jpg

最新教案
1、第四周
2、第三周
3、第二周
4、第一周
最新资源
1、计算机组装注意事项.pdf
2、显卡安装.mp4
3、消费级CPU简介.mp4
4、主板接口.mp4
5、显卡.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