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课程标准

发布时间:2020-03-11 10:15   发布人:徐晓林   浏览次数:174

《空中交通管制》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课程性质

必修课

适用专业

通用航空航务技术

开设学期

第三学期

课程类别

B

课程类型

专业平台课

学    分

4

总 学 时

64

学时分配

理论学时: 32   ;实践学时:   32

实施场所

教室

授课方式

面授

执笔人

徐晓林

审核人

孟凡收

制订时间


二、课程概述

(一)课程定位:《空中交通管制》是介绍空中交通管制理论和方法的一门实用学科,是通用航空航务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骨干课程。由于空中交通管理基础是一门实用学科,涉及的知识面广,实践性强,前后内容紧密相连,因此,本课程特别注重把握学科特点,看重能力培养,紧密围绕空中交通管制的基本任务和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以提高培养对象的实用技能。本门课程的教学目的就在于通过进行一系列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使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较强的岗位实践能力、岗位综合服务能力及岗位应变能力。不仅加深对所学知识和规则的理解运用,更重要的是培养复合型、技能型、应用型的航空服务人才。课程设置对应通用航空航务技术专业,职业岗位面向塔台管制员、进近管制员、区域管制员、签派员、气象员等岗位群。

(二)先修后续课程:本课程的前修课程为《通航概论》、《通航法规法务》、《航空气象》、《航空情报》,后续课程为《顶岗实习》。

(三)本课程与中职、本科、培训班同类课程的区别。

层次

区别

本科

1.  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2.  培养复合型、技能型、应用型的航空服务人オ。

中职

1.  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2.  具有较强的岗位实践能力、岗位综合服务能力及岗位应变能力

培训班

1.  了解航空服务行业行为规范。

2.  能够完成民航管制员工作。

 

三、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1-使学生能够基本掌握空中交通管制知识,掌握运用现代空中交通管制的基本方法,为进行后继课程的学习奠定理论基础。

2-了解飞行基本规则;中国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理规则;飞行的有关规定;

3-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视听说能力,练习实际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素质目标:

1-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遇到突发情况或者紧急情况时要求能够做到沉着冷静;

2-使学生具备精益求精、 吃苦耐劳、团结合作等职业素养;

3-具有较强的职业的荣誉感,责任感,始终将安全有序高效放在心间;

4-贯彻执行国家和民航总局的有关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制法律、法规、规则和技术标准,确保空地飞行安全、正常、有序地进行;

5-具备资料的查询和信息检索能力。

(三)知识目标:

 1-熟悉航空器分类和空勤人员构成、职责;掌握机场定义,飞行区技术标准,机场净空,地面标志和机场灯光的概念;了解飞行分类;掌握空域的划分;熟练掌握飞行高度,各种高度和气压定义,高度表拨正程序和飞行高度层高度;熟悉飞行的天气标准;了解航空器的重量和起飞油量。                            

2-熟悉复杂气象条件下的管制;特殊飞行情况的处置与处理;搜寻和援救;飞行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3-使学生掌握雷达管制标牌定义,缩略语,图例;

4-掌握机场服务、飞行前准备、飞行中对话、降落和着陆场景中的常用航空服务英语表达方式。;

5-熟悉航行通告代码和简缩字,以及民用机场使用细则的内容和编写所需的原始材料。

(四)能力目标:

1-能够对机型的性能、机场、航路航线情况进行分析;

2-能够组织和实施机场管制区内的民航空中交通管制工作;

3-能够监督、检查、协调各岗位的飞行组织与实施情况等;

4-熟悉各类工作程序,正确实施管制,合理调配飞行间隔;

5-具备对机场设施、道面和灯光的认知能力;

6-能够准确填写飞行进程单。

 四、课程内容

序号

项目(模块)

工作任务

学时

 

1

空中交通管理基础知识

任务一:空中交通管理发展历程

任务二:我国空中交通管理发展

任务三:空中交通管理概述

12

2

空中交通服务通信

任务一:AFTN电报

任务二: SITA电报

8

3

航空器与飞行高度层

任务一:航空器

任务二:气压高度

任务三:高度表拨正程序

任务四:飞行高度层与RVSM

16

4

机场

任务一:机场因子的基本定义

任务二:机场地面标志

任务三:机场灯光

任务四:天气标准

12

5

飞行规则

任务一:目视飞行规则

任务二:仪表飞行规则

任务三:尾流间隔标准

8

6

机场管制

任务一:地面管制

任务二:起飞管制

任务三:着陆管制

任务四:机场起落航线飞行的管制

8


五、课程实施计划

 

单元

周次

学时

项目(任务)

教学目标

教学场所

1

1

2

介绍本门课程

了解本门课程学习重难点和意义

了解本课程的目标及要求

教室

2

1

2

 

空中交通管理发展历程

 

了解空中交通管理第一阶段发展的特点

了解空中交通管理第二阶段发展的特点

教室

3

2

2

 

空中交通管理发展历程

 

了解空中交通管理第三阶段发展的特点

了解空中交通管理第四阶段发展的特点

教室

4

2

2

我国空中交通管理发展

了解我国ATM发展历程

掌握国内外ATM发展的不同

教室

5

3

2

空中交通管理概述

了解空中交通管理任务及组成

了解空中交通管制服务任务及组成

教室

6

3

2

空中交通管理概述

了解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相关知识

了解空域管理相关知识

教室

7

4

2

AFTN电报

掌握AFTN电报的格式

掌握AFTN电报的编写原则

教室

8

4

2

AFTN电报

AFTN电报实例识读

AFTN电报实例编写

教室

9

5

2

SITA电报

掌握SITA电报的格式

掌握SITA电报的编写原则

教室

10

5

2

SITA电报

SITA电报实例识读

SITA电报实例编写

教室

11

6

2

航空器

了解民用航空器的分类

了解民用航空器标志的相关规定

教室

12

6

2

航空器

了解适航管理相关知识

了解空中交通管制工作对航空器分类

教室

13

7

2

气压高度

理解真实高度、物理高度的区别

掌握高、高度、飞行高度层的概念

教室

14

7

2

气压高度

理解三大气压高度概念

在图中能标出三大气压高度

教室

15

8

2

高度表拨正程序

了解QNE、QNH的适用区域

了解有关高度表拨正的规定

教室

16

8

2

高度表拨正程序

掌握离场航空器拨正时机

掌握进场航空器拨正时机

掌握飞越机场的航空器拨正时机

教室

17

9

2

飞行高度层与RVSM

了解我国现行飞行高度层的配备

了解RVSM的相关知识

教室

18

9

2

飞行高度层与RVSM

了解最低安全高度的相关知识

能够计算最低飞行高度层

教室

19

10

2

机场因子的基本定义

掌握跑道、滑行道、机坪的相关知识

能够在图中准确识认

教室

20

10

2

机场地面标志

掌握跑道号码标志、跑道中线标志

掌握跑道入口标志、跑道边线标志

教室

21

11

2

机场地面标志

掌握瞄准点标志与接地带标志

掌握滑行道中线标志

教室

22

11

2

机场灯光

了解进近灯光系统

了解目视进近坡度指示系统

教室

23

12

2

机场灯光

了解跑道入口识别灯、跑道入口灯、翼排灯等

了解停止道灯、滑行道边灯等

教室

24

12

2

天气标准

了解机场运行最低天气标准的规定

能够计算机场的最低天气标准

教室

25

13

2

目视飞行规则

掌握目视飞行规则规定

掌握目视飞行安全间隔的规定

教室

26

13

2

仪表飞行规则

掌握目视飞行规则规定

掌握仪表飞行横向间隔

教室

27

14

2

仪表飞行规则

掌握仪表飞行纵向间隔

掌握仪表飞行放行间隔

教室

28

14

2

尾流间隔标准

掌握飞机尾流间隔标准

掌握雷达尾流间隔

教室

29

15

2

地面管制

掌握地面管制程序

地面管制情景模拟

教室

30

15

2

起飞管制

掌握起飞管制程序

起飞管制情景模拟

教室

31

16

2

着陆管制

掌握着陆管制程序

着陆管制情景模拟

教室

32

16

2

机场起落航线飞行的管制

掌握机场起落航线飞行的管制程序

机场起落航线飞行的管制情景模拟

教室

 

六、课程考核

课堂表现10%,作业20%,过程性测试10%,知识理论考试60%

七、课程实施条件

教师具有扎实的民航客货运输理论知识

八、课程资源

(一)教材选用情况

空中交通管制基础,董襄宁主编,科学出版社

本教材知识面广,信息量大,内容全面;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力求通俗易懂,既注重我国空管应用实践,又体现国际空管发展趋势;针对不同内容采用区别的编写方法,以便于因材施教、利于自学研读。

(二)辅助教材

《机载雷达与通信导航设备》

《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理论与方法》

《目视与仪表飞行程序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