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代码 | 320056 | 课程性质 | 必修课 |
总学时 | 36学时 | 学分 | 2 |
开设学期 | 第一学期 | 适用专业 | 各专业 |
实施场所 | 体育场馆 | 授课方式 | 班级授课 |
课程类型 | 公共课 |
课次 | 周次 | 学时 | 教学内容 |
1 | 1 | 2 | 1、介绍体育与健康Ⅰ 2、团队游戏 |
2 | 2 | 2 | 1、介绍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 2、柔韧素质练习 坐立体前屈 |
3 | 3 | 2 | 1、体育游戏 2、跑的专门性练习 800米.1000米练习 |
4 | 4 | 2 | 1、学习蹲踞式起跑及前程跑和发令口令 2、体育游戏 |
5 | 5 | 2 | 1、复习蹲踞式起跑及50米测试跑 2、男生引体向上,女生仰卧起坐练习 |
6 | 6 | 2 | 1、体育游戏 2、跳的专门性练习 立定跳远 |
7 | 7 | 2 | 1单人跳绳练习 |
8 | 8 | 2 | 跳大绳练习 |
9 | 9 | 2 | 专项引导练习: |
10 | 10 | 2 | 专项引导练习: |
11 | 11 | 2 | 专项引导练习: |
12 | 12 | 2 | 专项引导练习: |
13 | 13 | 2 | 专项引导练习: |
14 | 14 | 2 | 专项引导练习: |
15 | 15 | 2 | 专项引导练习: |
16 | 16 | 2 | 专项引导练习: |
17 | 17 | 2 | 考核 |
18 | 18 | 2 | 考核 |
(一)课程基本理念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体育与健康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构建了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领域并行推进的课程结构,融合了体育、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环境、社会、安全、营养等诸多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真正关注学生的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确保“健康第一”的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
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坚持终身锻炼的前提。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应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运动兴趣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
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体育与健康课程关注的核心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成长。从课程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在注意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
4、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体育与健康课程充分注意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根据这种差异性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从而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课程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
课程设计思路
1、体育与健康I开设一个学期,每周2学时,总36学时。教学内容包含体育理论基本知识、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身体素质练习、民族传统体育、素质拓展等。
2、结合大一学生体质监测报告,充分考虑学生原有的身体素质,努力开展以提高学生心肺耐力为目标的体育活动,保证每节体育课要有一定的运动强度,其中提高学生心肺功能的锻炼内容不得少于30%。
3、体育与健康I设计,既充分考虑体育学科的一般任务、目标和要求,又充分体现职业教育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对体育学科的特殊要求。
4、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指导学生科学锻炼,增强体育课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