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 新建目录

创造性思维

发布时间:2019-05-17 16:17   发布人:刘加利   浏览次数:374

目前对“思维”存在两种解释。第一种是“人脑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的活动过程”。第二种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它既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又能动地反作用于客观世界”。思维一般包括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两种,如图所示,一般按照一定方向思考、按照一定程序去想的思维,我们称之为“逻辑思维”;相反的,不按照一定方向、一定程序思考的思维,我们称之为“创造性思维”。作为设计者的思维往往要更倾向于后者,即要具有创造性的思维。

设计思维的目的

创造性思维是由判断力、知识面、信息量等手段相互支持才得以成立的,从设计创造的角度来说,感觉、信息的积累、知识与修养,再加上判断力,才能准确地把握好设计的创意。

设计是一种创造,这种创造是对事与物筹划过程中的一种创意的形成,也是所有物质方式中最接近意识的部分。它有多种呈现方式,开始或许是稍纵即逝的灵感,最终是文稿或设计图。创意是长期感悟的结果,创造性思维是设计的命脉。在人类未来的生活方式的创造中,设计是一种智力资源,它以那些有着生动灵活的、充满新锐的创意,引领我们去触摸、去追求一种更高品质的生活,为平淡的生活增添一份温馨的色彩。

创造力是创新设计思维的最终目的,创造力是建立在观察、想象、思维和操作等诸多能力基础上的一种更高的综合能力。创造力包括:思维的流畅性(产生大量设想的能力);思维的灵活性(对问题提出不同解决方法的能力);思维的独创性(提出独到设想的能力);思维的精细性(发展和装饰设想的能力);对问题的敏感性(提出恰当问题的能力);思维转换力(把一种设想和方案转换为另一种设想和方案的能力);想象力(心理构图和驾驭设想的能力);评价力(估计方案适宜性的能力)。

设计思维的影响因素

人们反复思考同类问题,在头脑中形成的一种固定的思维程序和思维模式,若再遇到类似的问题,思维活动便会自然地沿着形成的思维程序和思维模式进行思考,也就是思维定势,其形成如图所示。设计师的设计思维就可能被固定的职业和戒律所约束,只有把自己的世界观还原成社会人,把设计不只是当成一份工作,创意才不只是一项任务,生命才不会虚度。

社会人是怎样的状态呢?社会人具备一切常人所有的情感要素。这样的设计师在创作的过程中,目光并不是只聚焦在产品上,还包含着对生命的洞察和热爱,对社会的理解和智慧,对问题的关注和参与。要达到这样的境界,要有终极关怀的情愫,有忧患意识,学会用设计赞美一切人性的美,弘扬一切人性的善。这是一切“以人为本”为宗旨的设计思维的出发点,这样的作品才能打动人心。

在设计的过程中,影响设计思维的因素有很多,比如社会大众的审美趋向、客户的要求以及设计本身的一些制约等。作为一个设计任务的完成者,也是社会文化的缔造者,优秀的设计师会对社会上的设计文化思潮产生重要的影响。这也就决定了设计应当有更高层次的追求,是在设计的混乱与无度中浑水摸鱼,还是高举审美理性的大旗,为设计的社会审美舆论作正确的导向,这种反思当然源自设计师对自身价值的判断。

设计又不应该只是为一小部分人的短暂物质享受服务,更应着眼于全人类的利益。许多具有社会责任感的设计师开始逐渐关注所有的社会群体,而不再仅是发达地区的富裕阶层。他们开始将自己的设计原则屹立于泛人类的广义的生存之道上,而不再为那些为了眼前利益而牺牲整个地球未来的人服务。他们的设计作品评判原则的中心正逐渐从物质层面的便利、快速、科技、耐用、舒适,转向精神层面的人文、自然、个性化、手工感,并试图引发人们长远的思考。

设计师应具有环保设计的观念,这是现代设计师应有的良知和责任。进入新世纪设计师所担负的使命比过去任何一个时期都艰辛,他们必须面对许多新问题:要关注产品设计一生产一消费的方法和过程;要有效地利用有限资源和使用可回收材料制成的产品,以减少一次性产品的使用,如材料的选择、结构功能、制造过程、包装方式、储运方式、产品使用和废品处理等诸方面,全方位考虑资源利用和环境影响及解决方法。在设计过程中应把降低能耗、易于拆卸、使材料和部件能够循环使用,把产品的性能、质量、成本与环境指数列入同等的设计指标,使更多无污染的绿色产品进入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