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玩教具制作与教育环境创设》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 280279 | 课程学性质 | 专业核心课程 |
适用专业 | 学前教育专业 | 开设学期 | 2021-2022第一学期 |
课程类别 | 基础通用课程 | 课程类型 | B类(技能课) |
学 分 | 总 学 时 | 72 | |
学时分配 | 理论学时: 26 实践学时: 46 | ||
实施场所 | 多媒体教室 | 授课方式 | 讲授 操作 讨论 |
执笔人 | 张兴莲 | ||
审核人 | |||
制订时间 | 2021-8 |
二、课程概述
(一)课程定位
《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与玩教具制作》是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必修课程,本课程依据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的理论,根据幼儿身体发展的需要、心理需要、 认知需要、情感需要、社会性需要进行教育环境设计与制作,初步理解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的意义与原则,基本掌握玩教具制作的技能与技巧。为将来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奠定基础。本课程既是实现幼儿教师教育教学技能专业培养目标实践技能的课程。因此,本课程具有实践性的特点,是实现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课程。
(二)先修后续课程
《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与玩教具制作》是一门专业技能课,前面学生已经学习了《幼儿心理学》、《学前教育学》、《美术基础》,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理论修养与观察基础,第三设本门课程为后续课程的《幼儿游戏设计与指导》、《幼儿园课程论》、五大领域的相关课程以及顶岗实习奠定了实践基础。
三、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使学生明确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是根据幼儿身体、心理、认知、情感、社会性需要进行的,理解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的意义与原则,掌握玩教具制作的技能与技巧;通过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审美力和创造力;引导学生逐步树立热爱幼教事业的专业思想和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课程观。在此基础上达到以下主要职业能力目标:
(二)知识目标:
1.了解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的重要意义,掌握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的基本理念;
2.掌握幼儿园各类教育环境的创设要点及主要内容;
3.掌握幼儿园自制玩教具的设计原则和制作方法。
(三)技能目标:
1.能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教学活动要求为幼儿提供适宜的环境支持;
2.能合理利用各种废旧材料按需制作各类玩教具;
3.能有效整合各类资源,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幼儿园环境创设与玩教具制作中,具备独立创设幼儿园教育环境的能力。
(四)情感目标:
1.通过多种渠道积极关注幼儿园教育环境的发展现状及趋势,主动获取环境创设与玩教具制作的各种信息,具备创新精神;
2.热爱学前教育事业,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以积极的品质影响孩子,不断探索学习先进的幼儿教育理念,做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3.树立“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发挥环境与幼儿互动的最大价值,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
四、课程内容
课程的开设是以培养学生岗位核心技能为出发点,课程内容设计紧密结合岗位技能培养的需求。遵循“必需、够用”的原则,构建结构合理有序且内容能满足未来岗位工作需要。注重培养学生在幼教工作岗位上的创新和教育改革的能力,做到学以致用。注重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的紧密结合,将教、学、做融为一体,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提高学生的理论指导实践能力。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要求,按照《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专业能力的基本要求,本学期教学内容共设计了4个模块,26个教学任务,46个制作内容。总课时72。具体安排见下表。
序 号 | 项目(模块) | 工作任务 | 学时 |
1 | 幼儿园环境创设概述
| 任务一:幼儿园环境及环境要素 任务二: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的原则与基本要求 任务三: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案例解析
| 4 |
2 | 幼儿园精神环境创设 | 任务一:幼儿园心理环境的创设 任务二:教育环境能量层级分析
| 4 |
3 | 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
| 任务一:幼儿园室内墙饰环境创设 任务二:幼儿园室内区角环境创设 任务三:幼儿园户外环境创设 任务四:教师在环境创设中的角色定位 环境首先是儿童的,其次才是教师的 任务五:纸质材料、废旧材料、自然材料等在环创中应用(玩教具制作)
| 32 |
4 | 中国传统文化在环境创设中传承 | 任务一:传统文化的概述 任务二:京剧脸谱 任务三:民间剪纸 任务四:编织艺术 任务五:篆刻艺术
| 32 |
单元 | 周次 | 学时 | 项目(任务) | 教学方法手段 | 教学 场所 |
1 | 1 | 4 | 项目一: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基本理论 任务一:幼儿园空间环境创设概述 任务二: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的原则与基本要求 任务三:环创案例分析 瑞吉欧幼儿园公共环境设计案例p117 | 讲授法 案例分析 | 多媒体教室 |
2 | 1 | 4 | 项目二:幼儿园精神环境创设 讨论:什么样的精神环境给孩子安全感? 任务一:幼儿园心理环境的创设 任务二:教育环境能量层级分析 形象勾画:最美园长形象p451 | 讨论法 讲授法 | 多媒体教室 |
3 | 1 | 4 | 项目三: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室内墙饰) 课前互动:墙饰布置视频分析。 任务一:墙饰的分类及设计要点 任务二:幼儿园墙饰设计的基本要素 任务三:纸质材料在环创中的妙用(玩教具) 主题材料选择:纸筒 纸板 蛋托 锡纸 | 案例分析 讨论法 讲授法 | 多媒体教室 |
4 | 1 | 4 | 项目三: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室内墙饰环境) 任务一:会说的环境 任务二:家园共育栏目设计制作(4K三人合作)(玩教具) | 案例分析 讨论法 讲授法 | 多媒体教室 |
5 | 1 | 4 | 项目三: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室内墙饰环境) 讨论:好的墙饰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任务一:支持幼儿深度学习的墙饰 ---玩说记展 任务二:幼儿园主题海报设计 《多彩的秋天》 作业:走园过程中看看小中大班幼儿的表征语系有什么不同?(重点观察一个年龄段) | 讲授法 实践制作 | 多媒体教室 |
6 | 1 | 4 | 项目三: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室内区角环境) 课前互动:你知道的幼儿园区角有哪些?各区角蕴含什么学习价值? 任务一:活动区的定义及其与游戏的关系 任务二:活动区的规划 任务三:自然材料在区域中的妙用(玩教具) 区域分组自由选择任务:美工、益智、语言、角色...... | 案例分析 实践制作 | 多媒体教室 |
7 | 1 | 4 | 项目三: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室内区角环境) 课前互动:案例《我不会做》(美工区)教师如何支持? 任务一:区域环境的创设 任务二:向幼儿发出邀请的环境——案例解析 作业: | 讲授法 实践制作 | 多媒体教室 |
8 | 1 | 4 | 项目三: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户外环境) 课前互动:户外环境中有哪些功能性区域? 任务一:户外环境创设的基本原则 任务二:户外活动区域的规划 作业:户外玩教具制作(一物多玩) 户外材料超市(讨论) | 讲授法 讨论法 实践制作 | 多媒体教室 |
9 | 1 | 4 | 项目三: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户外环境) 深层讨论:回想你小时候的经历,你最喜欢玩什么? 任务一案例分享:低结构材料的妙用——玩学记展(雨雪天气) 作业:趣玩树叶 | 讲授法 讨论法 实践制作 | 多媒体教室 |
10 | 1 | 4 | 项目三: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教师的角色定位) 课前互动:儿童权利公约 任务一:1 x比例 任务二:从效率导向到课程取向 案例:扎染作品展示区的由来(儿童创生的环境) 作业:了解一下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 | 讲授法 小组讨论 实践制作 | 多媒体教室 |
11 | 1 | 4 | 项目四: 中国传统文化在环境中的传承运用 任务一:中国传统文化的概述 任务二:民间剪纸——剪纸制作一 剪简单纹样(窗花、荷花、蝴蝶) 对称纹样剪纸(年年有余、花开富贵) | 讲授法 实践制作 | 多媒体教室 |
12 | 1 | 4 | 项目四: 中国传统文化在环境中的传承运用 任务一:民间剪纸——剪刀制作二 剪纸:老鼠嫁女 | 讲授法 实践制作 | 多媒体教室 |
13 | 1 | 4 | 项目四: 中国传统文化在环境中的传承运用 任务一:京剧艺术介绍及在环境中的融合 任务二:京剧脸谱绘制一板砖脸谱 | 讲授法 实践制作 | 多媒体教室 |
14 | 1 | 4 | 项目四: 中国传统文化在环境中的传承运用 任务一:京剧形象的多元表达 | 讲授法 实践制作 | 多媒体教室 |
15 | 1 | 4 | 项目四: 中国传统文化在环境中的传承运用 任务一:篆刻文化介绍(融入姓氏文化) 任务二:姓氏篆刻 | 讲授法 实践制作 | 多媒体教室 |
16 | 1 | 4 | 项目四: 中国传统文化在环境中的传承运用 任务一: 篆刻姓名章 | 讲授法 实践制作 | 多媒体教室 |
17 | 1 | 4 | 项目四: 中国传统文化在环境中的传承运用 任务一:编织中蕴含的深度学习 任务二:平面穿编 | 讲授法 实践制作 | 多媒体教室 |
18 | 1 | 4 | 项目四: 中国传统文化在环境中的传承运用 立体编织:收纳筐
| 讲授法 实践制作 | 多媒体教室 |
六、课程考核
深入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采用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式开展教学行为分析,逐步构筑起完整的新型教学评价体系。
1.形成性评价:主要包括日常出勤、学习主动性、学习热情、随堂小测、作业等,课程学习中评价,突出过程任务结果评价,结合课堂提问、课后任务、任务结果考核等手段,进行全方位的教学环节的考核,注重平时采分,即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分数按70%计入总分。
2.总结性评价: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主要以期末综合作品呈现方式进行考核。考核分数以3%计入总分。
在形成性评价过程中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及创新精神,注重学生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的提升。同时结合理论知识评价,构筑起完整的新型教学评价方式。
七、课程实施条件
(一)师资队伍要求
建设一支适应本专业的、稳定的、开放性的、具有丰富教学、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队伍,满足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目前本课程组的教师共有3,专职教师1人,校内兼职教师1人,校外兼职教师1人;课程主讲教师都有在幼儿园至少一年的工作经历,达到双师素质要求。
姓名 | 性别 | 职称 | 学科专业 | 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 |
张兴莲 | 女 | 副教授 | 学前教育 | 课程资源研发、主讲教师 |
凌鸿雁 | 女 | 副教授 | 美术设计 | 主讲教师 |
侯丽 | 女 | 外聘 | 学前教育 | 课程资源研发、主讲教师 |
(二)教学场地要求
1.教学环境
本课程的教学是在多媒体教室进行,多媒体教学能将抽象、生涩、陌生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增大教学信息量,有效扩展课时容量,提高教学效率。运用形式多样的课件教学,能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巩固教学内容,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喜悦,寓学于乐。
2.设备要求
注意利用网络技术,实现教学的多向互动。一方面借助本课程的网站,向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包括多媒体教学课件、电子教案、题库和其它学习资源等,为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创造了良好教学空间。另一方面,重视教学实践环节拥有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室、心理咨询室、多功能计算机实训室和多媒体报告厅,用于学生心理辅导活动和教学模拟等活动。
为拓宽教育渠道,解决学生见习、实习和加深对幼儿心理现实问题的了解,在日照市已建立了一批幼儿园见习、实习基地。目前已签约部分幼儿园,用于实践教学。
八、课程资源
(一)教材编写情况
《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与玩教具制作》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技能课程,在编写过程中应使学生初步掌握幼儿园教学工作必需的心理学与教育基本理论知识,特别是学前儿童心理的年龄特点、发展趋势,运用这些知识解读并有效观察记录幼儿行为,因此在编写过程中应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1.本课程教材编写应打破传统的学科式内容体系,构建以任务引领和职业能力培养以及职业标准为依据的课程内容体系。以本课程标准为依据进行编写。
2.教材编写应以幼儿园教育所涵盖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体现基础性、趣味性和开拓性相统一的课程思想,激发学生对所学专业课程的热爱与追求,鼓励学生开展创造性思维活动。并应为教师留有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和创新的空间。
3.教材内容应凸显实践性、应用性和层次性的特征,不求体系的完整性,强调与岗位业务相吻合,并使学生易学、易懂、易接受。
4.教材提倡图文并茂,增加直观性,有利于初学者引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持续性。着眼于新世纪,尽量考虑学生适应未来变化的新形势的需要,注意教材本身的时代性,适当增加教材的声像部分。
(二)课程建设情况
1.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资源,通过搭建多维、动态、活跃、自主的课程训练平台,使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同时利用网络在线教学平台开发多媒体课件,努力实现多媒体资源的共享。
2.搭建产学合作平台,充分利用本行业的幼儿园资源,满足学生参观、实训和毕业实习的需要,并在合作中关注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和教学内容的调整。
3.积极利用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字图书馆、各大网站等网络资源,使教学内容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使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拓展成为可能。
(三)实训平台资源
利用学院搭建的幼儿园情景模拟实训室、幼儿园实习基地,将教学与培训相结合、教学与实训相结合,满足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课程训练平台,使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调动。努力开发课程平台,让学生置身在网络学习平台中,积极自主完成该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从事幼儿教育岗位的基本职业能力。
(四)参考资源
1.《幼儿园工作规程》
2.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3.《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4.《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11月1日)
九、需要说明的其他问题
十、本课程常用术语中英文对照表